构建“四维四聚”服务体系 织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芜湖市湾沚区“沚为童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5-13 21:41:25 责编: 武鹏

芜湖市湾沚区“沚为童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作为民政部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之一,由芜湖市湾沚区民政局指导监督,合肥市庐阳区社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承接,旨在为湾沚区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项目聚焦203位困境儿童的多维需求,通过“一人一案一档”的个案管理模式,重点针对家庭监护能力薄弱、心理情绪异常、社会融入困难、自护能力不足等核心问题开展干预帮扶,致力于实现困境儿童保障从“兜底生存”向“发展赋能”的转型,为其健康成长构筑社会支持屏障。

聚平台之力:构建“三维一体”服务支撑体系

项目整合实体服务阵地、数字化管理工具和资源整合网络三大平台,形成全方位服务支持系统。实体阵地平台以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枢纽,通过“中心驻点-社区延伸-家庭嵌入”三级服务网络,统筹个案管理、心理干预和司法援助等专业服务,实现辖区困境儿童服务全覆盖;个案管理平台依托标准化个案管理系统,针对203位个案建立动态更新的四色(红、黄、蓝、绿)风险评估数据库,配套全流程服务指引,为每位儿童建立动态档案,整合家庭背景、风险等级、服务需求等数据,定制个性化干预方案,确保“一人一策、动态更新”;资源整合网络平台通过建立“专家智库+爱心联盟”资源整合平台,有机衔接司法、特教等专业系统,构建“社工主导-专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网络,构建“需求评估-资源对接-服务落地”的高效运作机制,实现服务资源的最优配置。

聚专业之能:打造“多元共治”服务生态网络

项目通过构建“1+8+N”专业化团队架构,即在湾沚区民政局的统筹监督下,通过1名专业督导,8名专职社工构成核心团队(1名社工主任统筹协调,2名心理咨询师),并拓展企业、高校、志愿者等N个跨专业协同力量,形成多层次人才梯队。在专业赋能上,还采用“三阶递进”能力建设模式,系统开展基础理论(儿童权利公约等)、实务技能(创伤知情照护等)及战略发展(社会政策倡导等)三维度赋能培训,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统筹、社工专业协同和社会力量补充”的联动发展格局。

聚服务之实:建立“需求为本”的精准评估机制

项目建立“主动发现+动态识别+精准转介”的三维筛查体系:一是社工开展民政儿童名单的覆盖走访,对在册困境儿童进行100%入户评估;二是建立动态发现机制,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主动识别新增需求对象;三是完善基层转介网络,通过“乡镇发现-民政转介-社工评估”的转介渠道,社工开展走访排查及时识别困境儿童。其中,针对高危紧急儿童,项目开通24小时救助专线,畅通困境儿童求助通道。对紧急保护案件启动“1小时快速响应”,联动公安、医疗等部门实施紧急干预,同时协同民政部门提供救助。目前,已完成走访211名困境儿童(其中,主动发现206人,动态识别1人,精准转介4人),建立包含家庭结构、监护状况、风险等级等要素的信息档案,形成“初筛-评估-建档-服务”的闭环工作流程,确保困境儿童“应帮尽帮、不漏一人”。

聚品牌之效:深化“七维赋能”服务内涵

项目聚焦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残重病儿童等类型困境儿童个案共203名,针对儿童在学习问题、心理辅导和亲子关系等15个方面的需求,精准转化为七大服务品牌。构建“乐学计划”学业支持、“乐亲计划”家庭赋能、“乐心计划”心理疏导、“乐安计划”安全保护、“乐康计划”康复训练、“乐融计划”社会融入、“乐济计划”经济救助的服务矩阵,形成教育局、妇联、公安、残联等多部门协同的服务网络,助力推进湾沚区“沚为童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品牌,确保项目生命力与示范效应。(王佳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