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太和县郭庙镇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镇党委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团委及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知识宣讲、实战演练、入户宣传等形式,推动防灾减灾理念深入人心,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防”字当先:多维度普及安全知识。当日上午,郭庙镇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拉开帷幕。镇安监站、消防队联合志愿者团队设置宣传展板、发放手册,围绕地震避险、火灾逃生、洪涝应对等灾害类型,向群众讲解“隐患自查技巧”。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结合近年全国灾害案例,深入浅出地普及“家庭安全检查清单”知识,例如检查电路老化、疏通排水通道等实用技能。此外,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吸引百余名群众驻足学习。
“练”中强技: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地震了!快躲到桌子下,保护头部!”随着警报声响起,郭庙镇中心小学的师生迅速蜷身避险,随后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撤离至操场。这是镇里组织的防震疏散演练场景。当日,全镇4所学校、2家企业均开展类似演练,志愿者协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疏散路线清晰、动作规范。镇消防队还在空地搭建模拟火场,组织居民体验“烟雾逃生舱”。参与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穿过浓烟区,切身感受火灾逃生的紧迫性。
“志”在守护:志愿者化身“安全宣传员”。活动中,50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防灾减灾先锋队”,深入10个村居开展“敲门行动”。他们逐户发放宣传单,重点走访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帮助排查用电用火隐患,并示范灭火器使用方法。此外,志愿者联合农业技术员走进田间,讲解抗旱防涝技巧,指导农户提前做好设施农业防护。
科技赋能:创新形式增强参与感。为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活动现场引入VR地震体验设备、急救模拟游戏等科技手段。群众佩戴VR眼镜“亲历”地震场景,学习识别震动中的安全三角区;儿童则通过“应急物资拼图”游戏,趣味化掌握救援工具使用方法。镇宣传办还开设线上直播,累计观看超3000人次,扩大传播覆盖面。
长效机制:从“被动防”到“主动护”。“防灾减灾不能只靠一时宣传,更要建立常态化机制。”郭庙镇镇长孙会民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据悉,该镇计划培育各村骨干组建“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定期开展技能复训;同时联合学校开设“防灾减灾”校本课程,让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此外,镇里将结合隐患排查数据,逐步完善自然灾害预警体系,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
此次宣传周活动累计发放资料2000余份,开展演练5场,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