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枞阳县藕山镇人大以“演练—宣传—整改”闭环模式,组织了一场覆盖学校、村庄和社区的地震逃生演练与防灾宣传系列活动,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演练开始!”随着警报声响起,藕山镇中心学校200余名师生迅速按照预定路线撤离至操场。镇人大代表与应急部门联合制定的“一校一策”疏散方案首次接受实战检验。代表们提前勘察教学楼通道宽度、楼梯承载量等关键数据,优化疏散路线,确保师生在3分28秒内全部安全撤离。特别设置的模拟余震环节,检验了师生应急避险能力。“我们发现部分班级撤离速度不均衡,后续将通过分批次训练进一步优化流程。”镇人大主席表示,这一演练模式将推广至全镇5所中小学。
“三角区避险法记住了吗?”在巢山村宣传点,人大代表正在指导村民模拟地震避险。代表们通过播放地震科普动画、演示灭火器使用,引导学生掌握逃生技能,并发放《家庭应急物资清单》500余份。“孩子回家后教我们用三角区避险,现在全家都成了‘防灾小专家’。”家长胡先生自豪地说。
由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村村响+微信预警群”双轨预警系统已覆盖全镇,预警信息可在10分钟内实现全域传递。同时建立的“人大代表+网格员”联动机制中,全镇12名人大代表担任应急联络员,定期巡查隐患点并调试应急设备。“去年7月汛情期间,我们提前2小时完成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凤仪村负责人介绍,该机制已成功应对3次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
“防灾减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藕山镇人大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持续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屏障。(王成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