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风轻拂,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的草坪婚礼现场洋溢着幸福的气息,“无论贫穷富裕……你愿意嫁给他吗?”“我愿意。”……新娘手捧鲜花,新郎笑容灿烂,在亲友的祝福中许下誓言。你能想象到这个场景是在乡村吗?在裕安区江家店镇林寨村,这样的“新风尚”婚礼正成为年青人追捧的新潮流。
“以前村里办喜事,光流水席就要摆3天,彩礼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来气。”林寨村党支部书记方祖全回忆道。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村里把闲置资源改建成“新风堂”,这里配备有大屏幕、舞台、音响、灯光,一点不比城里的大酒店配置差。新风堂不仅免费提供给老百姓使用,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承办红白喜事,制定宴席标准,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以前是借钱撑面子,现在是省钱给小两口过好日子。”刚给儿子办完婚礼的王立芬笑着说。
为了让移风易俗真正落地,林寨村不仅靠倡议,更有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村里制定了《移风易俗奖惩办法》,里面明确“彩礼不超过6万”“礼金不超过200元”“丧事不超3天”等硬杠杠。更让群众信服的是配套的“移风易俗红黑榜”制度——谁触犯了底线,就取消其村里评先评优的资格,不得聘用为公益性岗位,同步在村级公开栏里公示。
“刚开始也有人不理解,觉得面子过不去。”村民黄孝峰坦言,“但后来发现,省下来的钱可以作为小家庭的启动资金,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如今,林寨村的婚宴标准从过去的每桌800元 降至400元,彩礼普遍控制在6万元以内,人情负担大幅减轻。
移风易俗不仅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文化引领。该村成立移风易俗宣讲队,将文明婚俗编成快板、小品,在文化大舞台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村里定期评选“移风易俗示范户”,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破除陈规陋习的故事、文明新风实践经验;年轻人彼此之间还分享省钱小妙招,节俭办婚礼不断被创新和分享。婚礼装饰的花束、甜品架、伴手礼等物品形成了“传递幸福”的共享机制,让每一场婚礼都凝聚着更多人的祝福和温情。(张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