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庐江新闻
汤池镇马槽村:”小凳子“撬动乡村善治”大智慧“
来源:张唯贤 2025-05-19 10:19:09 责编:施露 许雅婷 张文洲

图片1.png

近年来,庐江县汤池镇马槽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将“板凳会”这一群众议事平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民生问题解决更高效,走出了一条“小凳子”撬动“大治理”的乡村善治之路。

从“会议室”到“家门口”。马槽村依托“板凳会”模式,打破传统会议形式,将议事场所搬到村民家门口、田间地头或文化广场。通过“1+1+N”机制,即1名村干部牵头、1个自然村或网格组织、N名群众参与,每周定期召开会议,围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需求等议题展开讨论。在村集体经济发展分红大会前夕,村干部通过“板凳会”向村民解读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确保透明公开,增强群众信任感。

bc9de4d9a7dbada759f4a7c01f42e0e

从“讲政策”到“办实事”。“板凳会”不仅是理论宣讲的课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马槽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组建宣讲队,用方言讲述红色故事,如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抗日斗争史,让村民在“家门口”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同时,针对反诈防骗、交通安全、医共体政策等民生热点,村干部以“拉家常”方式普及知识,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易懂的“土话”,提升宣传实效。

近期,在一场由县委常委、汤池镇党委书记黄俊主持召开的“板凳会”中,村民提出两项诉求:修建通往偏远茶林场的道路;加强本土文旅宣传。黄俊现场就将修路的意见记下,与参加板凳会的群众与干部一起商议探讨,协调落实道路修建计划,着手制定本土文旅宣传方案。会后,黄俊叮嘱在场工作人员:“要建立诉求办理跟踪督导机制,通过‘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管理模式,真正把‘小事即时办、难事限期结’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42e728b15dd3189234010c6c7476888

从“旁观者”到“主人翁”。通过“板凳会”,马槽村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2025年以来,全村累计召开“板凳会”21场,解决群众诉求1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起。在去年的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上,村民不仅领到了大米、粮油等实物分红,“板凳会”提出的建议被纳入村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从“治理”到“振兴”。马槽村将“板凳会”与文化惠民工程相结合。在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活动中,村干部利用“板凳会”预告演出信息,并同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吸引众多线上线下观众参与,实现“文化搭台、治理增效”的双赢效果。此外,村内特色农产品如百花菜、手工米面等通过“板凳会”展销推广,助力品牌建设,带动村民增收。

ca55cf81a093945d630bd0a1e3f879d

汤池镇马槽村的“板凳会”,以“零距离”沟通凝聚民心,以“实打实”行动破解难题,不仅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未来,马槽村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书写新时代乡村善治的生动篇章。  (张唯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