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叶集区
叶集区“兵支书”郑勇——永葆军人本色 扎根基层为民
来源:解淑雅 2025-05-19 14:37:36 责编:李伟 王逸群 许梦源

郑勇曾是上海消防武警部队的“优秀士兵”,8年军旅生涯中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5次,嘉奖5次。曾经,他是冲锋陷阵的消防战士;如今,他是乡村振兴一线的“兵支书”,脱下军装不改本色,带领所在村人民群众修路建渠、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该同志用忠诚与担当,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从“消防尖兵”到“乡村旗手”:永葆忠诚的信仰者  2011年冬,18岁的郑勇怀揣报国志参军入伍,服役于上海市消防总队闵行支队。服役期间,他参与灭火救援3000余次,在浓烟中背出被困老人,在河水中救起落水儿童,在高速路上徒手破车门。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荣获“优秀士兵”“训练标兵”及三等功。

2019年退役,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部队教会我,最光荣的事就是为人民服务。”2021年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村委会后,他主动包保村民组,用脚步走遍每户人家,记录着各种群众诉求,群众家庭基本情况,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实际行动为群众服务。2023年12月,组织选派他到基础薄弱的五楼村任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在支部会上立下军令状:“五楼村就是我的新战场,不摘掉‘后进村’帽子,我绝不撤退!”

用“铁脚板”丈量民情: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五楼村地处平岗街道最东边,资源匮乏,且家中以留守老人为主。郑勇创新推行“名片”工作法:将村委会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联系方式全部打印在名片上,走村入户送至每一名群众手中:“让他们真正的有事能想到我们,第一时间找到我们,我们能够切切实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小事。”

在防汛抗洪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2024年6月,连续多日暴雨,他时刻担心着村里的群众安全,多日打地铺睡在村委会的办公大厅,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情况。同事心疼地劝他回家休息,他总是笑着说:“当消防兵时,哪天不是和危险打交道!”

以“战斗力”振兴乡村:富民强村的领路人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境,郑勇拿出部队攻坚的劲头,带领群众发展稻虾共养产业,经常组织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养殖技术,摸索养虾技术,不断革新,使群众的虾子养得又大又好,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稻虾养殖户年均增收两万元左右,各项工作考核都名列前茅,年底更是被评为效能之星。

用“军规”带队伍:基层党建的排头兵“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郑勇将部队管理经验融入党建工作,推行“军事化晨会”:每周一早上8点准时召开短会,将每周工作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2024年,在郑勇的带领下,支部成员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在村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年来转正党员一名,吸纳入党积极分子3人,确认入党积极分子2人;处理群众纠纷以及各类矛盾55余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3件。通过一年来的艰苦奋斗,村“两委”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有效,群众的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军营到乡村,从“橄榄绿”到“党旗红”,郑勇把军人作风刻进骨子里。工作中他始终说:“军装虽脱,军魂永在。只要群众需要,我永远是个兵!”(解淑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