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临泉县培育“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把思政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
来源:赵怀勇 2025-05-19 16:03:34 责编:实习编辑 李子彦 许雅婷 张文洲

一场场家风家教宣讲,一次次心理健康疏导,一幕幕饱含深情的情景剧演出,一部部情景交融的视频作品展示,一个个带有重要使命的思政工作室投入运行……今年以来,临泉县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致力培育“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着力把思政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以小情怀引领正能量,从小切口书写大文章,200余场次思政宣讲、460余场次讲解、36件思政精品课、42件精品视频、12件情景剧目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全县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业职工、广大网民及众多新社会群体,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小故事讲清大道理

  4 月 23 日下午,陈集镇“父母课堂”讲座开讲,吸引镇村干部群众、中心幼儿园老师100余人参加。讲座从群众最为关心的孩子教育入手,强调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智力发展以及未来学习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提醒广大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多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避免空话大话套话,讲究贴心用情实用,这堂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思政课把家庭育人的小故事与为国育才的大道理融为一体,引起现场听众的普遍共鸣。油店桥村村民张金燕说:“这样的思政课接地气,听了能入心、受启发、管大用、可落实。”

能入心、可落实是临泉县培育“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的初衷,通过精心策划、科学布局、强力推动,重点走好选题、内容、形式三步棋,赋予思政课更多活力、魅力、吸引力。

在选题上,着重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基层治理、家庭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精心选题,大胆出新,创作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宣讲精品佳作,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影响人、激励人、带动人,形成人人爱听思政课、人人都能从思政课中受益的全新局面。

在丰富宣讲内容上,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宣传教育,让件件大道理都融入老百姓的日常小故事中。讲故事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一改“我说你听”的传统方式,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其中,寓教于乐,融会贯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月15日,临泉县创新采用“思政教育+法治游戏”模式,组织司法干部深入文王公司,与职工一起玩起了“法律知识大冒险”闯关冲卡活动,将民法典中合同签订、劳动权益保护等内容与企业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职工们通过组队闯关、答题积分的形式,在体验团队协作乐趣的同时,深刻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这种边学边玩的方式既让职工感受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又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体现做人的原则、底线和底气。今年以来,临泉县整合各方力量,发挥部门职责,注重专业人员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宣讲活动,形成了上下同心、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思政工作全新格局。

小情怀引领正能量

4月27日,临泉县“思如泉涌”思政品牌建设“好人大讲堂”开讲,“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临泉二中团委书记、思政课教师葛春梅,围绕家庭、家教、家风作主题宣讲报告。葛春梅讲述了自己在爱人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独自抚育一双女儿、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做法和感受。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感受,让现场听众不禁潸然泪下,掌声此起彼伏。

看似一段个人对家风家庭家教的小情怀,却饱含着对家庭、对社会的巨大责任。陈集镇宣传委员姜艳芳说:葛春梅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的家庭、家教、家风实践给更多家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其中所富含的正能量激励人心、鼓舞士气,让人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入脑入心,是临泉县培育“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的重要目的。通过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一体推进,紧紧抓住县内重大活动之机,把“思政+宣讲”“思政+文艺”“思政+研学”“思政+科技”等融为一体,创新讲好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理想信念课、文化传承课、道德养成课、创新创业课等思政课程,思政工作呈现四面开花、八方行动的生动局面。

4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一行到临泉考察。期间,临泉县专门邀请沈其荣在临泉一中给青少年举办一场科普思政宣讲活动,从“厚德才能载物”到“根深才能叶茂”,从“木霉生物有机肥田间应用效果”到“我们在临泉干什么”,沈其荣讲述了个人成长要修德、为人做事要踏实、科技应用要实事求是、做一番事业要脚踏实地等方面的道理,将人生哲理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深入阐释了科学探索与人文素养的辩证关系,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厚德”与“深耕”在成长成才、科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无独有偶。4月29日,临泉县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活动,青少年学生演绎了情景剧《觉醒》、演唱了《少年中国说》,来自教育、公安、乡村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做法和成效。活动现场,近千名团员青年激情四射、豪情万丈,体现了当代团员青年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小切口书写大文章

5月16日,临泉县司法局联合临泉二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通过法治剪纸、民法典知识问答、法治微宣讲等形式,将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民事权利等核心内容巧妙融入剪纸图案,让学生们在感受传统非遗魅力的同时,深刻理解民法典内涵,同时结合校园欺凌、网络诈骗、民事行为能力等青少年常见法律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相关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让青年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是临泉县从小切口入手书写思政大文章的一个方面。“思如泉涌”“思”既指思想政治工作,也包含创新的思维、明晰的思路、深入的思考;“泉”既指临泉,也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路径和成效如泉水般涌出,形成各单位各部门齐抓思政工作的工作格局。

为此,临泉县整合骨干队伍资源,把全县宣传、党校、教育、文旅、政法、文化场馆、红色场馆、群团组织的宣讲力量以及典型模范整合起来,建立“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骨干队伍,组建基层党建、历史文化、红色基因、非遗传承、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家风家教、普法宣传等宣讲小组,定期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同时,整合县域内历史人文、遗址遗存、非遗项目、红色故事、重点场馆、“好人”“劳模”、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重大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资源,编印成册,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

5月15日,“思如泉涌”“好人大讲堂”第二课在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生动开讲,邀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阜阳市级蛋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董一言呈现一场传统文化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课堂。在“指尖非遗”实践工坊,董一言现场教学,演示镂空、浮雕等传统雕刻技法,将好人精神与非遗传承巧妙结合,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课堂形式,让工匠精神真正浸润学生心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做好思政这篇大文章,临泉精心设置了宣讲活动、微视频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情景剧目创作、视频制作和思政工作室建设等系列活动。在魔幻之都、在格林童话世界、在长官杂技小镇、在蒲公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在研学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在魏野畴烈士纪念馆,在张蕴华烈士纪念馆,在桃花店武装斗争陈列馆……,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更增添了干事创业的无限激情和使命担当;在临泉发布微信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在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上,临泉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在广泛传播,成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力量。

“培育‘思如泉涌’思政工作品牌,是上好‘皖美思政课的创新举措,旨在解决思政工作‘散、乱、虚、软等问题,聚沙成塔、积水成渊、集腋成裘,为思政工作广开渠道、注入能量、增添活力,实现‘启迪思想、滋润心灵、引领方向的目的,真正把思政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临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少山表示。(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