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7日,民盟安徽省直文化支部组织盟员在金寨这片红色热土上,循着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交融的独特密码,见证民盟与金寨携手奋斗的故事。
九年前,阳光洒在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农家小院里,总书记在这里与村民围坐畅谈,一句“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点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为大湾村指明了脱贫致富的方向。曾经的大湾村,崎岖泥泞的山路,破旧低矮的土坯房,村民们守着大山过着贫困的日子。然而,在总书记关怀的春风吹拂下,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大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大湾村民宿林立、游人如织,年接待游客量达几十万人次,实现了从贫困山村到和美新村的华丽蝶变。
在金寨县吴家店镇吴畈村,民盟安徽省委已经默默耕耘了十多个春秋。从捐建图书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到引入光伏产业点亮山村的夜晚;从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村民技能,到搭建平台助力农产品增收,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用教育阻断贫困,用科技支撑振兴。“知识改变命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民盟带来的每一本书都承载着“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初心,是照亮山区孩子前行的道路。此外,民盟还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多所小学建成多媒体教室。曾经,山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却无从了解,如今,通过多媒体设备,学习知识亲手操作,与广阔的世界相连。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在金寨,这句话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安徽农业大学金寨大别山试验站的茶园基地里,农大的专家教授带来了“航天育种”茶苗。这些经过特殊培育的茶苗,在太空环境中经历了基因的奇妙变化,不仅产量比普通茶苗高 ,而且茶叶的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厚。为了让这些 “航天茶苗” 在金寨落地生根,专家们长期驻扎在基地,深入茶园,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种植、管理和采摘茶叶。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茶叶炒制到品质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科学和智慧。每炒制的一片茶叶,都是在为老区群众增收贡献一份力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金寨这片红色沃土,是红军的摇篮,也是红色电影的故乡。走进红色电影展览馆,时光仿佛在此凝固。馆内珍藏着自1930年以来的百部经典红色影片,泛黄的胶片、老式的放映机,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每一部影片、每一格胶片,都镌刻着大别山精神,凝聚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通过红色电影展播活动,这些经典影片走进乡村、走进校园,爱国主义主旋律回荡在金寨大别山间。
从传承红色基因到推动绿色崛起,从教育帮扶到科技赋能,民盟与金寨的十年之约仍在继续书写。(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