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太和县城关镇民安路小学举办《好习惯受益终身》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县妇联副主席张燕舞莅临指导,家庭教育专家付娟主讲,众多家长聚焦“习惯培养”共探育儿之道。
付老师以“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学习”破题,指出教育重心应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育”,强调学习动力、习惯、方法是孩子成长的底层支撑。她通过“关注习惯还是成绩”的互动提问,引导家长反思:“孩子成绩波动的背后,往往是习惯的差距——缺乏尊重老师的习惯,课堂效率会打折;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知识点就会‘学一个丢一个’。”她强调:“抓成绩要先抓习惯,这是教育的‘根基工程’。”
数据点睛:习惯中的“升学密码”
讲座中,一组数据引发家长深思:太和县每年约2.1万名中考生,每科仅30名阅卷老师,单份试卷平均批阅时间仅1.2分钟,“卷面印象”成为得分关键;而当地普高招生仅1.1万余人,“一分超千人”的竞争现实下,书写工整、答题规范等习惯堪称“隐形加分项”。付老师通过对比试卷图片,直观展现工整作答与潦草书写的差异,提醒家长“细节习惯影响升学大局”。
学科支招:习惯培养的“落地指南”
针对语文、数学学科特点,付老师给出具体建议:语文学习:识字突破课本限制,用汉字卡片强化视觉记忆,通过组词造句代入语境;写字注重肌肉记忆,每日坚持抄写(每字4遍)和“家默”(生词报读2遍),并规范坐姿与握笔姿势。数学学习:家长需从“陪写”转向“引导”,督促孩子先复习再作业,建立错题本分类复盘,鼓励孩子“讲题”锻炼逻辑表达能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习惯是久的功夫。”本次讲座以数据为镜、以案例为引,为家长提供了从理念到行动的系统指引,推动家庭教育从“分数焦虑”向“素养深耕”转型,获参会者广泛好评。(孙艺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