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尚 分类必有我——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5-22 14:29:50 责编: 王素英

5月22日上午,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合肥市城市管理局主办,包河区城管局、方兴社区服务中心承办,以“践行新时尚 分类必有我”为主题的合肥市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包河区方兴社区康园北区大舞台举行。现场市民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共同开启生活垃圾分类新征程。

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热情参与

启动仪式在欢快激昂的民乐《喜洋洋》中拉开帷幕,合肥市城管局副局长钱新致辞,宣布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随后,全国垃圾分类达人、方兴社区新胡李社居委书记陆梅宣读垃圾分类倡议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养成分类好习惯。

活动现场,方兴社区康园幼儿园带来的中国舞《中国娃娃》、新胡李社居委的快板《垃圾分类就是好》,以及万年埠街道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轮番上演,以艺术形式传递绿色环保理念,赢得阵阵掌声。

互动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垃圾分类知识问答中,市民踊跃抢答,答对者获赠毛巾、帽子等实用礼品;趣味投放游戏区的垃圾分类飞行棋吸引众多居民参与;环保手工区为孩子们提供创意DIY空间,在实践中学习分类知识。

最引人注目的“无界互动 分类未来”科技展区,通过“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实现“切水果”“绿色分类”等互动游戏,结合3D动画科普与AR问答,搭配智能垃圾分类箱、新型垃圾桶展示,让市民沉浸式感受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魅力。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科普宣传区与打卡签名墙,通过展板讲解、宣传册发放普及分类知识,市民打卡分享朋友圈即可领取纪念礼品。

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记者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省城全速推进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垃圾分类“投-收-运-处”闭环体系,推深做实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合肥市前端建成4000余座分类投放点,配备督导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引导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中端改造12座垃圾转运站分类转运泊位,配备700余辆分类收运车辆,日均收运生活垃圾6000余吨;末端建成6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达到9500吨/日、3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能力达到1600吨/日,建设标准和运行水平处在全国前列,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全利用”。

2024年以来,合肥市新增建设投放点位125座,可回收物回收网点400余个,新增智能回收柜200余个,全市总数达1000余个,提高月回收可回收物能力近100吨,达到每月800吨左右,新建分拣中心1个,在建3个,合肥市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分出量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1.80%,资源化利用率为86.50%。

此次启动仪式选在合肥市包河区举办旨在进一步发挥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将相关宝贵经验在全市范围交流分享。据悉,自2020年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包河区累计建设投放点1306个,覆盖小区、单位656个,建成启用数量全市第一。今年以来,包河区每月厨余垃圾分离总量均位于合肥市首位,厨余垃圾分离率位于老城区首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武鹏 王士龙 通讯员 李斐 李家平 程婧 毛娴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