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淮河岸边的李嘴孜码头热浪蒸腾,淮南市八公山区民兵应急连正在开展防汛抢险专项训练。区政府副区长孙大权带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为战高温、砺精兵的参训民兵送去关怀与问候。
上午10时许,孙大权一行带着满载慰问物资的车辆抵达训练场。此时室外温度已达36℃,身着21式作训服的民兵队员们正在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何灏指挥下开展冲锋舟编队行进、落水人员救援等课目演练,古铜色的脸庞上挂满汗珠。
“大家辛苦了!”随着训练间隙哨声响起,慰问组立即将冰镇苏打水、新鲜西瓜等防暑礼包送到民兵手中。孙大权叮嘱带训的民兵骨干要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做好防暑降温保障。何灏指出,此次演练是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举措,要求全体参训人员发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作风,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在座谈中,孙大权强调,“民兵队伍要立足实战需求,锤炼过硬本领,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何灏则用“三个特别”勉励参训人员:“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作风,把救援技能练精练强,当好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水上尖兵’。”
参训民兵代表表示,将把关怀转化为训练动力,以更高标准完成防汛抢险技能学习,切实提升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一位民兵感慨:“感谢组织的关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在实战中锤炼本领,守护好家园!”话音未落,码头边响起热烈的掌声,与轰鸣的冲锋舟马达声交织成激昂的协奏曲。
当前正值防汛备汛关键期,八公山区通过“清凉慰问+实战练兵”模式,既传递了区委、区政府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视与支持,更锤炼了应急本领,为守护淮河安澜筑牢迷彩防线。接下来,八公山区将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完善拥军优属服务机制,为强军兴军事业凝聚更强合力。(范涛 吴欣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