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荷叶地司法所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目标,紧紧围绕宣传重点,统筹辖区宣传资源,多维发力,推动民法典宣传在基层走深走实。
一是“一盘棋”统筹,构建宣传新格局。司法所始终坚持“全局谋划、协同推进”的工作理念,依据“民法典宣传月”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为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供指引;整合辖区资源,联合多方力量,积极构建“司法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立体化宣传网络,有效将普法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依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队伍力量,全面收集群众法律需求,精准分析不同群体的法律关注点与知识盲点,制定差异化宣传清单,形成“联动有力度、协同有广度、施策有温度”的良好局面。
二是“双驱动”推进,拓宽宣传新阵地。“线上+线下”全力推进民法典宣传工作。线上,积极引导各社区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推送民法典解析短文、普法动画短片、案例解读等内容,提供民法典知识竞答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参与,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实现普法宣传“零时差”,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水平;线下,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现场普法活动,邀请专业律师围绕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5月司法所联合各社区开展普法活动5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三是“滴灌式”深入,增强宣传针对性。聚焦重点人群与特殊群体,实施精准化、差异化普法策略。针对青少年、老年人、企业职工、金融投资者等不同群体“定制化”普法。如,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法治讲座,通过法条解释、互动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走进群众活动中心,开展“民法+金融”主题普法活动,由律师专业解答,筑牢投资安全防线。同时,重点关注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对象,开设民法典小课堂,通过系统教学+个人自学,强化法治观念与悔罪意识,有效提升矫正和帮教质效。延伸调解维度,运用民法典相关规定进行释法说理,将矛盾化解过程转化为法治宣传课堂,增强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叶成名 陈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