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辩自如,“反”“正”都精彩
来源:怀远检察 2025-05-30 17:17:20 责编:吕宏伟


图片

图片

“法律尊重人性,但是人性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行为本身未对法益所保护的对象造成危害结果而认定有罪,就是对刑法谦抑性的背离”······这是一场法律与逻辑的理论之争、事实与证据的求真之辩、思维与智慧的激烈交锋。

5月28日下午,怀远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以法为剑,论辩明理”论辩赛,控辩双方围绕四大辩题展开激烈交锋,上演了一场法理与思辩的“巅峰对决”。本次比赛,来自院内各部门的检察干警共组建8支参赛队伍,每队3人,抽签组队进行4场比赛,并邀请蚌埠市检察院、县委政法委、县人大法工委、县政协社法委有关领导和人民监督员等组成评委团。

聚焦实务:罪与非罪的思辩碰撞

论辩赛精选两则刑事疑难案例,考察干警法律适用能力。

在一起“卧底反水”的盗窃案中,控方以“犯罪构成要件完整”为核心,指出本案中是否盗窃、何时盗窃、如何盗窃均是甲自由意志的选择,甲安排踩点、接应赃物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既遂:“即便乙中途反水,甲的共同犯罪故意与客观行为已形成闭环,法律不能因‘陷阱侦查’否定犯罪实质。”辩方则以“侦查圈套阻却犯罪故意”破题:“乙的叛变使甲陷入‘自投罗网’,涉案财物始终处于失主可控范围,本质是一场司法诱捕,不应认定犯罪成立。”双方围绕“共同犯罪中止”“侦查合法性”等焦点展开激辩,逻辑链条环环相扣。

针对司机赵某超速撞人后躲避的行为,控方直击要害:“限速50km/h却开出65km/h,违规超速是事故直接诱因,肇事后逃离现场更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法律尊重人性,但是人性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手握方向盘那一刻就应承担坚守现场的义务,肇事后不抢救伤员,不拨打报警电话,反而躲避,难道不是逃逸?”辩方则以“多因一果”抗辩:“主观上无逃逸故意,客观上无逃逸行为,主客观相统一,何来逃逸之说呢?井盖突降实属异常,情急避险并非逃逸。”选手援引《道路交通安全法》与《刑法》理论,在“过失认定”“因果关系”的细节上寸步不让。


价值升华:法治精神的时代诠释

在哲理辩题方面,干警们将法学理论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关于“迟到的正义”,正方以“平反冤假错案”为例强调:“迟到的正义是沙漠中的绿洲——晚到,但依然拯救生命;迟到的正义是夜空中的星光——穿越亿万光年,依然指引方向;迟到的正义是永不锈蚀的钥匙——或许需要时间寻找,但终将打开真相之门。”反方则犀利反驳:“权利救济的时效性是正义的生命线,迟来的补偿无法弥补受害者逝去的光阴。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兼具公正与效率的正义,而非一场场“虽胜犹败”的漫长诉讼。”双方从法理哲学延伸至社会现实,金句频出引发共鸣。

针对“躺平现象”,正方以“发展动能”为切入点,“躺平,不是清醒,而是安于现状。从来没有躺赢的奇迹,只有奋起直追的破局。”反方则以“个体心理健康”为盾牌,“躺平不是逃避,而是以退为进的智慧;躺平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真正的解药,从来不是盲目坚持,而是学会何时停下。”这场贴近现实的辩论,点燃了观众对“奋斗与生存”的深度思考。

评委点评:法理剖析指引司法实践

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方彦彦在点评时说,赛场上,全体参赛选手以扎实的法律功底、机敏的临场反应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展现了怀远检察干警的超强的团队意识、极高的职业素养、全面的综合素质。实务辩论凸显了“证据审查”与“因果关系认定”的重要性,后两题的哲理思辩则展现了检察干警对社会治理的深度思考。县人大法工委主任纪殿林在点评中指出,辩论赛的价值不仅在于胜负,更在于通过观点碰撞,让天理、国法、人情在司法裁判中实现有机统一,今天的辩论充分彰显出怀远检察干警良好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片

以赛促练:锻造新时代过硬检察铁军

“每一次论辩都是一次‘思维健身’,每一个争议点都是办案能力的‘磨刀石’。”怀远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马莉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论辩赛既是落实“三促三提升”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检察干警“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干”的重要平台,全体检察干警要把论辩中展现出来的思辩精神、专业作风融入日常履职办案,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持续擦亮新时代检察铁军的闪亮名片。

图片

经过立论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检察干警们以缜密的逻辑推演、犀利的质询反驳和生动的案例援引,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最终,王光巨、孙璇凭借出色的临场应变与法理阐释能力荣获“最佳辩手”称号,6名干警获得“优秀辩手”称号。

此次论辩赛既是业务练兵场,也是交流连心桥。通过控辩对抗的思维碰撞,既深化了对疑难法律问题的理解把握,也提升了庭审应变、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能。怀远检察院将以此次赛事为起点,把论辩赛作为常态化练兵载体,持续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活动,让更多检察人员在实战中磨砺论辩技巧、夯实法律功底,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检察队伍注入动能。(怀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