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不断加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力度,从“加减乘除”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持续擦亮满“淮”诚意法治营商环境品牌,以法治之力护航该市高质量发展。
优化法治服务做“加”法。组织律师服务团走访企业,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合规经营等进行“法治体检”,今年以来共实地走访企业125家,政策宣讲34场次,梳理法律风险点57条,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94条。市司法行政部门1名县级领导干部主动请缨,以“企业服务员”身份赴10余家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具体诉求,明确牵头部门和涉及部门,精准解决企业难题与痛点。
破除法治乱象做“减”法。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2024年梳理政策文件1057件,确定涉企规章、政策、行政规范性文件537件,废止100件,修订41件。落实“免申即享”前置审查,实现送审件通过6件。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专项行动,2024年至今,全市累计摸排兑现存量问题412个,涉及金额1.6亿元,兑现率99.8%。启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
打造法治品牌做“乘”法。全市复制推广“一杯茶”调解法,新建段园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法务中心调解等“一杯茶”调解室12个,开展“一杯茶”调解法培训22场次、1600余人次参与。采取“法治文艺列车”开进企业、“雷云说事点”搬进企业、“南湖之声”播进企业、“移动茶馆”推进企业等方式赴企开展普法,共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读本2600余本,接受法律咨询230余人次。打造“桓谭普法夜市”品牌,组织10多家部门采取“一月一主题”进行普法宣传。打造10个“法治口袋公园”,嵌入宪法、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内容,实现法治举目可见、触手可及。
勇于法治改革做“除”法。破除思维定式,敢闯敢试,推出具有“淮北味”的改革举措,拟制《“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工作规范》《“一杯茶”品牌使用和保护管理办法》《“一杯茶”调解理念教育展陈馆和调解主题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出台《淮北市合法性审查过错责任追究和容错免责办法(试行)》,发布《淮北市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操作规程》。(杨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