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镇锚定“五新”目标 深化“党管武装”铸魂赋能开创国防建设新局面
来源: 2025-06-16 15:52:42 责编: 何兰

“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基层武装部不仅是国防动员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落实武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一线“指挥部”。近年来,全椒县襄河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基层武装工作特点需求,锚定“五新”目标再出发,有力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党管武装“新引领”,夯实国防建设政治根基。

镇党委高度重视党管武装工作,发挥统筹主导作用,聚焦理论武装、制度落实、责任压实,构建“党委牵头、部门联动、全域参与”的党管武装工作格局,把武装工作纳入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在经费保障、干部配备、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安排,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同时,建立健全党管武装、党委议军、民兵学习等规章制度,“坚持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武装部长具体抓”的工作原则,每年定期召开党委专题议军会议,镇党政主要领导主动参与基干民兵点验、民兵干部会议等政治、军事活动,制定完善年度武装工作实施方案与计划,明确任务、挂图作战。去年以来,镇党委专题听取、研究部署武装工作2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征兵、整组和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等实际问题60余件,确保党管武装落地见效。

二、深化网格赋能“新动能”,构建兵员征集“能量蓄水池”。

以13个社区、8个村为“主战场”,依托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创新“精准摸排、动态跟踪、靶向动员”工作机制,打通征兵宣传、报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高素质兵员征集质效双提升。今年以来,累计入户开展征兵宣传8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7000余份、播放征兵广播500多小时,辖区各类电子显示屏滚动征兵宣传标语2300余次。

作为城关镇,襄河镇人口众多、体量大,承担全县近三成征兵工作任务。对此,襄河镇始终将征兵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指挥,镇武装部协同村居民兵连干部逐户走访摸排、动员适龄青年应征。通过强化日常调度与考核,制定征兵奖惩实施办法,形成高效有序的征兵工作体系。2024年,共发动189名适龄青年应征报名并进站体检,最终输送35名合格兵员,各项指标均达征兵“五率”标准,为全县征兵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贡献,且连续多年保持“零退兵”记录。 

三、锻造精兵强武“新标杆”,勇创民兵建设练兵比武新佳绩

坚持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为导向,大力推进民兵组织整顿、实战化训练和专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襄河尖兵”队伍。镇武装部立足实际,不断优化民兵队伍结构,确保队伍编实编强;科学制定民兵训练计划,严格落实“时间训足、对象训全、内容训实、效果训到”的要求,全面提升民兵在应急处突、抗洪抢险等方面的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近三年来,镇基干民兵分队累计参加上级组织的集训21次,参与县“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周、防汛抗旱等应急保障任务7次,切实打造出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的民兵队伍。此外,积极组织优秀民兵参与全省竞赛,其中张久春连续3年参加全省民兵“四会”教练员比武,荣获团体第一和2个个人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省军区表彰为优秀民兵“四会”教练员标兵,并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作为“百名优秀四会教练员”在大会上表扬。其先进事迹受到《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等媒体报道,成为民兵队伍中的先进典型。

四、厚植红色文化“新底蕴”,打造国防教育“沉浸式新高地”

深度整合全椒本土红色资源,创新探索“阵地共建、文化共融、精神共传”模式,充分发挥滁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岗革命烈士陵园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集教育、体验、实践于一体的红色国防教育品牌,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全民国防意识的精神纽带。1938年,新四军进驻周家岗开辟抗日根据地,徐海东、张云逸等著名抗日将领,以及汪道涵、方毅等在此留下战斗足迹,著名的周家岗反扫荡战也发生于此。

襄河镇深入挖掘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等红色资源30余件,传承红色血脉。同时,精心打造城南社区特色民兵连“红色阵地”,以及屏山、江海社区征、退一体化精品服务站“红色站点”,组织全县350余名参战老兵、退役士兵前往参观学习,使其成为退役军人锤炼党性的重要教育基地。此外,广泛收集群众讲述的历史事件,培养一批优秀退役军人宣讲员,通过现场解说红色故事,并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教材。

五、深化双拥共建“新成效”,开创军地融合发展新局面

积极构建“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整合、服务常态长效”的双拥工作机制,在就业创业、优抚保障、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深化军民协作,努力打造军政军民团结的“示范样板”。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全面摸清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信息,扎实做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退伍士兵就业安置培训等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拥军信息,有效提高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对拥军政策的知晓率,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尊崇与关爱,营造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浓厚氛围。

自2024年以来,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军属活动;为全镇583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608.1万元,实现60周岁以上优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深入开展困难优抚对象入户调查,为435名困难优抚对象建立档案,并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申报救助,确保各项拥军优属政策落地生根,为推动军地协同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襄河镇以征好新兵、练好民兵、用好老兵为着力点,不断建强民兵专业分队,持续提升基层国防动员能力、平战转换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2023年、2024年,襄河镇武装部分别荣获“全椒县先进基层武装部”和“滁州市先进基层武装部”荣誉称号。如今,在襄河镇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迷彩绿”的身影,广大民兵、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襄河镇将继续以“五新”为目标,讲好“民兵故事”,以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筑牢国防基层防线,推动基层武装工作迈向更高台阶。(盛华林 卢明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