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持续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合肥经开区高刘街道各村居积极行动,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巡查宣传、开展教育活动等举措,多维度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团圆。
从“警示屏障”到“生命设备”的坚实保障
6月17日,高刘街道江岗村的党员干部们迎着晨风,手持警示牌、救生圈和工具,奔赴辖区水渠、水沟险段,为夏季防溺水筑起“警示屏障”。在重点水域,工作人员选点、挖坑、立牌、加固,将“水深危险 预防溺水”警示牌牢牢钉入岸边土壤,并用铁丝和绳索二次加固,确保风雨中不倾倒;每块警示牌旁新增亮橙色救生圈,悬挂在触手可及处,成为应急救援的第一道防线。
柳塘村同样聚焦重点水域防护,组织村干部、生产队长、志愿者成立专项排查小组,对村内所有塘口水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梳理出12处人员活动频繁、防护薄弱的重点区域并建立隐患台账。针对这些区域,柳塘村在醒目位置统一安装防溺水警示牌,印着“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等标语并标注紧急救援电话;每个塘口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设备,定期检查确保“拉得出、用得上”。
从“人防”到“联防”的立体守护
除硬件设施升级外,柳塘村组建由党员干部、退休教师、热心村民组成的巡逻队,每日对各塘口进行不定时巡查,重点盯防午后、傍晚等溺水高发时段,发现有人在危险水域逗留或游泳时立即劝阻教育;同步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并与家长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形成“村-家庭”联防联控局面。
河东社区党总支、河东社区共青团联合润生社工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向孩子和居民发放防溺水宣传单,传授远离野外危险水域的注意事项、同伴落水时的施救方法及不慎落水时的自救技巧,活动中孩子和居民认真倾听、积极互动,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从“知识讲解”到“沉浸式体验”的深度普及
高刘街道陈桥社区居委会联合合肥海恒教育红卫南苑幼儿园、高刘派出所、润生社工,开展“家园携手 筑牢防溺‘安全网’”主题活动,让防溺水教育“游”进课堂。高刘派出所民警化身“安全小卫士”,结合幼儿低龄特点,通过卡通图片、短视频等“场景化+沉浸式”模式,模拟讲解溺水高发场景和危害,并通过真实案例、互动问答,帮助孩子们牢记“六不两会四知道”核心知识及“不私自下水、不靠近危险水域”等安全知识;活动中特别设置“闭气挑战”环节,孩子们深吸一口气、捏住鼻子体验溺水时的呼吸困难,直观感受危险。班级教师与社工志愿者向家长发放宣传单,幼儿园同步开启线上直播,未到场家长通过云端参与,实现防溺水宣教全覆盖。
从加装“防护栏+生命圈”的水渠,到配备救生设备的塘口;从走村入户的巡查宣传,到“村-家庭”的联防联动;从课堂里的趣味讲解,到沉浸式的危险体验,各村居以“未雨绸缪保平安”的治理理念,将防溺水工作做细做实。(潘云霞 陈开庆 康招娣 陈佳佳 刘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