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郎溪县
回望货税处:水陆要冲 暗流奔涌
来源:殷超 2025-06-23 15:27:15 责编:李伟 王逸群 许梦源

ee56a97f3339020a079825f95f7f5b2

千年古镇梅渚,静卧苏皖咽喉。濑江之水蜿蜒而过,上溯太湖可抵沪渎;陆路穿姚村、经宁国(广德),直入皖南腹地。这里,自古便是皖东南的物资集散重镇、水陆通衢。抗战烽烟骤起,长江天险遭日寇严密封锁,苏锡常的商贾巨富遂纷至沓来。一时间,梅渚码头车水马龙,商肆林立,竟博得“小上海”的别称。繁华光影之下,暗流已然涌动。

1939年4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的胶着时刻。皖南行署于此设立“进出口货税处”。明面上,冠冕堂皇:为打破日寇封锁,征收敌占区输入货物关税,阻截国统区物资为日军所用。暗地里,顽固派的算盘拨得更响——首要之务,乃是卡住流向皖南新四军的生命补给线。

历史洪流奔涌向前。同年11月,党中央指示新四军“东进,向敌后挺进!”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二支队,在距梅渚40公里的溧阳水西村成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为领导江南敌后抗战的中枢。

秘密枢纽:红色血脉的无声搏动

要将货税处这把“钥匙”紧握在党的手中!一场无声的争夺悄然展开。经缜密统战,中共苏皖特委书记李华楷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石云阶,肩负重任,出任货税处处长。此后,如春雨润物,宋天波、吴永生等八名忠诚的“税警”被石云阶悄然引入,一个坚强隐蔽的党支部在税关深处秘密扎下了根。

党组织的核心力量注入,令石云阶如虎添翼。他运筹帷幄,挥动权柄。没收敌伪物资,为我党所用;广交开明士绅,构筑情报网络。被服、药品、枪弹……这些维系部队战斗力的珍贵物资,通过这条隐秘的红色通道,源源不断输向新四军。梅渚货税处,已然成为连接泾县云岭军部与溧阳水西指挥部之间至关重要的地下交通枢纽,其卓著功绩赢得了陈毅、邓子恢、曾山等同志的高度赞誉。

信念如磐:暗夜中的忠诚与智勇

1941年1月,风云突变,“皖南事变”的腥风血雨骤然降临。石云阶临危不惧,以货税处为坚实屏障,先后掩护、转移了四百多名从泾县血火中突围的新四军将士。如此频繁的异动,终引国民党顽固派疑窦丛生。为保存火种,苏皖特委果断决策,石云阶以“赴沪就医”之名,辞别梅渚,奔赴新的战场。

接任处长的是国民党的苏光照。此时,担任货税处文书的我地下党员芮孚云,敏锐抓住苏光照立足未稳之机,巧施妙计。他主动建议“整饬税警队伍”,并获批准。借此“东风”,处内身份可能暴露的共产党员被安全转移撤离。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芮孚云竟然趁乱带走了货税处的一批枪支。

芮孚云的频繁动作终引起苏光照警觉,一纸“通共”密报飞向县府。千钧一发之际,历史的巧合闪烁着信念之光——时任国民党郎溪县长的梅光庾,竟也是我党深埋敌营的地下党员。他甘冒奇险,巧妙运作,终助芮孚云化险为夷,全身而退。

2017年6月,梅渚河畔老码头,门口石碑上印着“市级文保单位”的铭牌。八十年风烟散尽,石板路上似有脚步声声——那是石云阶疾行筹粮的步履,是芮孚云怀抱密件的身影,更是今日少年研学队伍踏响的红色回音。“红星闪闪放光彩”,梅渚的税关灯火已化作精神星图。(殷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