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阳县西泉镇新建村党总支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红色引擎”,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带头参与的交通文明劝导工作,为村民铺就一条看得见的“平安路”。
组织引领,建强劝导“先锋队”。村党总支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交通安全劝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区域和时段。组建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交通安全党员先锋队”,在村内主要路口、学校周边等重点路段设立“党员交通劝导岗”,佩戴党员徽章、身着红马甲、亮明身份上岗,让党旗在交通劝导一线高高飘扬。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将劝导责任精准划分到各党小组和网格党员,形成“支部统筹、党员带头、网格联动”的立体化劝导格局,确保劝导力量覆盖村内主要道路和重点人群。
党员示范,当好安全“守护者”。劝导员坚持“柔性劝导、耐心解释”原则,对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超员超载,酒驾醉驾等常见且风险极高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礼貌地劝阻和教育。一句句“老乡,安全帽要戴好,保命要紧!”“三轮车后面不能坐人,太危险了,我帮您联系其他车?”传递着组织的关怀。党员们化身“行走的宣传员”,在劝导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和村民出行习惯,用通俗易懂的乡音俚语,讲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常态长效,共筑平安“防护网”。新建村定期组织党员劝导员进行交通法规、安全知识、沟通技巧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劝导效果。将交通劝导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内容,激励党员持续发挥作用。探索建立“劝导-反馈-整改”闭环管理机制。持续利用好各类线上线下宣传阵地,让交通安全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发放宣传单、村广播“大喇叭”、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在村务公开栏张贴海报、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村民心头。(王龙兴 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