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陈集镇山头社区一个寻常院落里,93岁的陈万银老人静静坐在轮椅上。阳光洒落,映照着他胸前一枚擦得锃亮的党徽——那是1956年5月14日,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就佩戴的初心徽记,至今已整整六十九载光阴。
六十九年党龄,是陈万银生命中最深的烙印,他始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扎根基层,历经风雨、默默奉献,把入党誓词视为毕生的行动准绳。在漫长岁月里,他虽未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如一盏微灯照亮身边方寸之地:早年邻里纠纷,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调解;集体劳动时,他埋头苦干,常把轻便工具留给他人;困难时期物资紧缺,他更是把微薄的口粮匀给更需要的乡邻。这些平凡小事,恰如细水长流,无声浸润着人心,成为乡亲记忆中感人至深的事迹。
如今,无情的病痛令陈万银不得不依靠轮椅代步,每日需服药物维持健康,微薄的积蓄早已被医疗费用耗尽。困顿之中,儿女们轮流守护在侧,虽孝心拳拳,却也因照料父亲而影响生计,家庭经济陷入窘迫。然而,生活的重压并未压垮这位老党员的精神脊梁。他依然坚持按时交纳党费,视之为神圣责任;床头常备报刊,纵使目力模糊,也要由子女念读,倾听国家发展的足音;社区干部来访,他总不忘殷殷叮嘱:“我老了,做不了什么了,你们要好好为乡亲们服务。”
社区党组织一直关注着陈万银老人的生活状况,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前来探望,为他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波更是经常亲自上门,与老人促膝长谈,了解他的需求和困难。“陈老是我们党组织的宝贵财富,他的坚守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党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王波说道。在党组织的关怀下,陈万银老人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他的脸上也时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七一”将至,陈集镇党委为陈万银老人送去了慰问品,详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感谢他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贡献。老人虽已高龄,但精神矍铄,他激动地分享着自己年轻时的入党故事和工作经历,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慰问组一行认真倾听,从老人的话语中汲取力量,同时也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有任何困难及时向党组织反映。
六十九载忠诚岁月,陈万银老人以轮椅为伴,却从未停止精神的行走。他无法再为社区奔忙,但他对党的忠诚、对信念的坚守,早已成为陈集镇一页鲜活的红色记忆。他坐在时光的深处,本身便成了一种精神的坐标,标记着信仰的深度与生命的韧度。而党组织的关怀,更是为这份精神坐标增添了温暖的底色,让这份信仰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黄淑婷 王义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