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宋店镇
霍邱宋店等乡镇乡村工匠赴浙大“充电”
来源:赵广才 2025-06-30 08:34:22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刘开乐姜_副本

日前,霍邱县宋店等乡镇乡村工匠赴浙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充电”,通过能力提升,助力文化振兴。

此次“充电”由帮扶霍邱县,具体联系宋店镇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资,浙江大学承办,来自霍邱县宋店等乡镇的省级和市级45名乡村工匠参加。其中宋店镇2名,分别是张集村的姜家宏和贾圩村的刘开乐。

“充电”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乡村工匠“千师万匠”培育工程,弘扬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活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激发乡村工匠的内生动力,打造乡村工匠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

“充电”内容主要为剪纸、泥塑、烙画、柳编、竹编、篆刻、石雕、酿酒、漆艺等近20个非遗及传统行业技术。

授课老师结合浙江安吉县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生动阐释了绿色发展理念——从守护“小桥流水、鱼虾回流”的生态环境,到以创新思维驱动乡村特色产业升级。课程系统性地提升了工匠们的个人审美素养,深化了他们对传统技艺所承载文化精髓与核心价值的理解,并聚焦于推动非遗与传统手工艺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要求,授课老师深入剖析了如何以非遗产业为引擎,驱动农旅文创纪念品的研发设计。通过鲜活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AI)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培育现代工匠拥抱DeepSeek等的AI技术应用,与时俱进打造“小而美”的特色文创产品,为传统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

乡村工匠们还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首先实地考察了浙江省级非遗工艺示范点紫荆村(中国竹笛之乡),学习其竹产业成功发展模式。紧接着,探访了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在玩竹博物馆,感受非遗文化与低碳乡村建设的完美融合,见证其走出的农文旅富民强村之路。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人们参观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中国刀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深入了解伞业等传统产业基地的蓬勃生命力。良渚古城遗址的参观访问,更让工匠们沉浸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汲取深厚文化滋养。

通过“充电”,显著提升了工匠们的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开拓“农旅文创”思路上成效显著。人们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明确了将传统手艺与文创设计深度融合的方向。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当好家乡“文化使者”,通过组建合作社、工作室等新思路,让承载乡愁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远销四方,使乡村工匠真正成为家乡闪亮的名片、技艺的守护者、乡村发展的赋能者,为推动霍邱家乡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赵广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