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宁国市税务局立足本地产业特点,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变“事后纠错”为“事前预防”,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开展精准辅导、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深入筛查涉税风险,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完善内控体系,为企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注入强劲“税动力”。
服务专班“支招”补“短板”
企业上市之路,涉税合规是必备的“通行证”,也是税务监管关注的重点领域。位于国家级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桑尼泰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金属部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筹备北交所上市过程中就面临着规范财务内控、确保税务合规的紧迫任务。
“这些涉税问题专业性极强,处理不当不仅影响上市进程,更可能带来重大合规风险。”该企业财务负责人汪明萌坦言压力巨大。了解企业上市意向后,宁国市税务局迅速组建“上市涉税风险服务专班”,依据拟上市企业常见涉税风险点和桑尼泰克公司所处行业及业务特点,量身定制了《拟上市企业涉税风险自查指引与清单》,清单聚焦历史申报差异、资产重组涉税处理、股权激励政策适用、关联交易定价、研发费用归集等5大模块32项关键风险控制点,帮助企业财务团队逐项对照自查。
桑尼泰克公司经过仔细排查,主动报告了企业在涉税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7项问题。完成初步整改后,该局服务专班开展了服务“回头看”,核实问题整改是否到位、资料是否齐全、处理是否合规。通过“自查-辅导-整改-检查”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企业上市前的所有风险点得到有效消除。在税务专班的精准护航下,企业财务规范性和内控有效性显著提升,上市的合规基础得以夯实。“税务部门提供的专业辅导和解决方案,就像为公司上市路上的涉税疑难杂症开出了一剂‘良方’,有效规避了潜在风险。”汪明萌最后表示。
涉税体检开“良方”除“隐忧”
宁国市聚集了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们是地方经济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然而,这类企业普遍面临专业财务力量薄弱的挑战,容易在涉税事项上“踩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就曾因办税人员操作失误,误将月工资5000元申报为50000元,导致产生个税欠税记录,信用积分出现扣分项,若纳税信用等级降至C级,将影响其申请银行贷款。
宁国市税务局在风险筛查中发现这一异常后,迅速行动。一方面,立即开通“信用修复绿色通道”,仅用5个工作日就核实了操作失误事实,帮助企业将信用等级成功修复为B级,解了融资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涉税体检”,梳理出包括申报数据异常、发票管理漏洞等在内的5类高频风险点,并辅导企业建立了税务自查清单和电子台账管理模板。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落实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纳税信用绿卡”长效激励机制,对连续3年纳税信用为A级的企业,提供涵盖融资授信优先、荣誉评选加分等49项激励措施。“在信用修复后,公司凭借良好的纳税记录成功申请到了450万元‘绿税贷’,极大缓解了研发资金短缺的困难。”依索拉公司财务负责人陆志丽由衷地说
今年以来,通过“纳税信用绿卡”机制,宁国市税务部门已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4000万元,让企业尝到合规经营的甜头,有效引导企业将纳税信用管理深度融入内控体系建设。
宁国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通过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深化风险管理,让税务合规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