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泥板镌刻文明印 童心触摸千年韵
来源: 2025-07-09 09:38:41 责编: 王霞

盛夏荷香伴墨香,文明薪火传童心。7月7日上午,芜湖市荷塘社区关工委与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你童行”暑期夏令营开展“文明基因的解码”泥板镌刻活动,让青少年通过楔形符号越时空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先民对话。这场特色课程通过文字解密与动手实践,为孩子们触摸人类文明的起源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文明溯源:两河沃土育智慧密码

“同学们看,这条蓝色曲线就是幼发拉底河,它和底格里斯河共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上午9时,历史教育志愿者张老师展开地图,用彩色的线条勾勒出两河流域的轮廓。孩子们通过观察地图上清晰的地形起伏和水文脉络,直观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猜猜看,这个像钉子的符号代表什么?”当张老师指着一串演变发展的文字时,孩子们争相回答:“人!”“麦穗!”当正确答案“头”字揭晓时,教室响起会心的笑声。通过“符号猜猜乐”的互动,孩子们认识了一些指代基础词汇的楔形符号,更发现其“表意+表音”的复合特性。


泥板工坊:指尖重现文明曙光

“先用竹签刻出横线当‘纸’,再像钉钉子一样按出楔形。”此时的活动室已然变身“苏美尔作坊”。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领取刻字用的竹签,在湿润的陶泥上开启创作。志愿者特别准备的“文字工具包”中,既有楔形文字和英文字母的对照表,也有翻译成中文的歌颂国王的碑文节选,供孩子们参考临摹。

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看着泥板制作的教学视频有条不紊地开始发挥自己的创意。将泥板塑形拍平之后,很多小朋友对着字母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名字拼音,还有不少小朋友直接照着碑文开始自己的临摹,大家都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之中。做完之后,大家有序把自己的作品放到院子的空地上晾晒。孩子们看到阳光下逐渐凝固的文字,仿佛目睹了文明定格的瞬间。


与先人进行对话:在创造中传承

“我们设计的不只是简单的手工课,而是‘文明基因的解码’。”志愿者们分享着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孩子们通过复刻泥板理解文字与文明的共生关系,比单纯地科普历史知识更有价值。”正如孩子们在课下分享的——“我学会了刻楔形文字,更懂得了尊重每一种文明的智慧”“原来历史可以这样亲手触摸”。


这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对话,正如新鲜出炉的泥板——表面粗糙却蕴含深意,那些深深浅浅的楔形刻痕,终将在时光中沉淀为永恒的文化印记。(李晨曦 杜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