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车辆轨迹系统显示,你单位的公务用车本周二晚8点至10点出现在修理厂附近,但用车审批记录中未标注该时段用途,请提供当天行车记录仪影像和审批佐证材料。”近日,阜阳市颍泉区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在开展公务用车检查时,通过智能监管平台锁定异常轨迹,现场向相关负责人核实情况。
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遏制“车轮上的腐败”,该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围绕公务用车审批、使用、维修、处置等关键环节,重点排查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超范围使用、审批不规范等问题,以严格监督推动公车管理制度化、运行透明化。
“过去,公车监管主要依赖人工抽查和台账核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现在我们依托大数据平台提升监督效能。”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该区推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对原有公车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接入全区公务用车GPS监管系统,为全区192辆公务车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实时采集车辆行驶轨迹、停留时长、里程数据,实现运行状态、行车轨迹实时监测。同时,同步比对加油卡消费记录、维修保养台账、过路过桥费票据,对夜间异常出行、节假日无审批外出、里程油耗不匹配等8类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今年以来,已筛查出异常信息15条。
公务用车监管,既要科技赋能,也要规范的制度支撑。该区纪委监委构建“室组地+职能部门”协同监督机制,与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区财政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同步公车编制、保险、维修等基础信息,形成“线上筛查、线下核查、闭环处置”的监督流程。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推动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逐项明确整改标准和责任单位,建立整改清单,并制定《颍泉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车辆从购置到运维等3项具体制度,建立全区公车“一车一档”电子台账,实现从申请、审批到使用、核销的全流程可追溯。
“公车管理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大数据+网格化”监督模式,通过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定期开展“回头看”抽查等方式,切实提升公车管理规范化水平,让公务用车在监督下规范运行。(姜山 朱容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