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临泉县升级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来源:赵怀勇 陈晓梁 2025-07-15 10:02:50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喻寒松

全国人口大县,常住人口众多,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发展迅速,人们精神需求旺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临泉县下大力气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不断加大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管理力度,29个空间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粮仓”,实现了家家“仓廪实衣食足”、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城乡文明和谐程度大大提升。

精心布局城乡处处有“粮仓”

进入7月,临泉县文化馆南北二区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基本结束,合计3600平方的空间里,培训室、阅读空间、书画展厅、多功能厅、非遗展厅、舞蹈排练厅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可以更好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活动需求。

此外,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杨桥镇刘大村农民文化乐园改扩建项目业已通过验收,“一场两堂”的核心架构,可承担阅读分享、艺术展演、培训讲座、科普教育、文艺沙龙、影视播放、公共社交七大功能,让乡村文化更加多彩。

科学布局、城乡兼顾、分步实施,临泉县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85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大楼,优化配置了30多万册图书,并对各个功能室进行全方位打造,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投资1000多万元对城乡29个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提升改造,新改造的阅读空间平均馆藏图书10000册以上,其中城区阅读空间实现了与县图书馆的互联互通,通借通还,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借阅需求。阅读设施也得到持续完善,配备了电脑、图书卡自助办证机、图书自助借还机、数字农家书屋等设备,方便读者借阅管理。同时,为提升阅读体验,还配备了立式空调、饮水机、灭火器等设施,并免费提供网络以及电子产品充电设备,全方位为读者营造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

为丰富空间图书供给,临泉县不断拓展阅读产品供给渠道,引导企业、个人踊跃参与捐书活动,提高图书的阅读率。动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为公共文化空间捐赠价值10万多元的图书,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流转好书到当地农家书屋,供当地群众进行阅读。临泉县还积极筹措资金,对全县所有农家书屋和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数字农家书屋全覆盖,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推广,提供点到点阅读服务和按需阅读服务,让群众在家通过电脑、手机即可看书、听戏、观看种植养殖技术视频等,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精心谋划文化活动如星火

进入小暑节气,临泉县图书馆内,众多家长带着孩子们涌入馆内,在凉风、清茶中度过暑假里一个又一个美好时光。而7月10日举办的“奇妙的世界-数字阅读嘉年华”活动,更是吸引大批市民参加。通过VR眼镜、3D百科学习机、互动涂鸦、绘本机及数字书法台等设备,让广大市民通过“听、读、写、看、感”等方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沉浸式体验数字阅读带来的乐趣。

无独有偶。谭棚镇公共文化空间内,一场以书画展览、谭笔推介、手工制作、国学讲堂为主要内容的暑期夏令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更多群众走进空间,享受着文化带来的快乐。

用好公共文化空间、让文化活动充盈城乡居民生活,是临泉县奋斗的目标。近年来,临泉县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县各个公共文化阅读场所配送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著作和权威读物50000多册,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深学细研,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众对重要著作的阅读需求。

各类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也次第展开。开展主题阅读朗诵比赛等系列主题阅读活动,组织第三届“博看杯”朗读大赛,在全国第31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李俊哲获得一等奖。同时,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创建“传统节日+主题阅读+特色品牌”三位一体的活动体系,“我们的节日”将民俗文化与阅读结合,以沉浸式体验增强文化认同,年均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围绕“世界读书日”等节点,推出红色经典诵读、亲子阅读、阅读马拉松等主题活动;创新“阅读+”模式,推出“书香研学游”“植趣百科——自然学堂”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年举办活动500余场,覆盖20多万余人次,实现了“全年有主线、月月有活动”目标。

阅读品牌也在不断涌现。“文化惠民讲堂百村行”“农家书屋听书会”“图书赶庙会 书香盈乡村”“亲子阅读”等阅读品牌深受群众观众。其中“文化惠民讲堂百村行”“农家书屋听书会”被省委宣传部评选为全省“十佳阅读推广活动”。临泉县还在积极打造“书香研学游 一起趣阅读”“以阅读之光 点亮乡村生活”阅读推广志愿服务活动等多个品牌。此外,“爱在七夕”“家庭亲子教育公益讲座”“同心向党 红润皖家”等主题实践活动也相继举办,形成了“一乡一品牌”的阅读品牌,擦亮了临泉县“全国文化艺术之乡”的金子招牌,推动“书香临泉”健康发展。

各类演绎活动也在城乡全面展开。“周末大舞台”每周服务人次近1000人次,“农民唢呐王”和“少儿才艺大赛”等活动群众饱受追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魔都魅力,启程名校之旅研学服务10000多人次。2025年以来,各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1000多场次,服务20多万人次,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

精心管理“精神粮仓”润万家

7月4日,临泉县组织力量,对今年实施的7个公共文化空间项目进行实地检查验收,对照项目实施内容、实施进度、设备添置、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目如期按计划投入使用。

而这只是临泉县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管理的一个方面。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临泉县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由县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多部门和相关乡镇、街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完善实施方案,结合项目实际和服务地区群众需求,明确每个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节点、建设内容等,统筹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进程中,临泉县本着传承历史、节约资源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依托现有文化站、旅游景区,提升改造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各类设施,提升文化功能,动员教育、妇联、司法、民政、残联等部门,向广大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科普、文化+体育、文化+普法等服务,开展阅读分享、艺术展演、科普教育、文艺沙龙等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文化需求。

为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临泉县在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作中,主动向乡村倾斜,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发挥它们在农村基础文化活动的组织、联络、辅导作用,整体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氛围,带动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此外,临泉县还顺应农村文化发展需求,合理选址配置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增加健康讲座、数字图书音频播放、农家书屋听书等公共文化供给,举办法律、教育、育儿、养生等方面的文化惠民讲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为做好日常运行管理,临泉县全面加强对公共文化空间的业务指导,召开专题部署会、培训会,在基层公共文化空间举办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文化空间正常开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公共空间建成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从听书会到公益讲座,从阅读活动到周末大舞台,从公益电影放映到送戏下乡,着力为城乡群众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文化供给,“精神粮仓”为千家万户提供精神食粮。

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空间已经成为临泉县广大群众精神世界的“加油站”、推动乡村振兴的“智慧屋”。“精神粮仓”让书香弥漫于每一个角落、让文化浸润着乡风民风,这个充满书香文韵的“书”适圈,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的强劲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赵怀勇  陈晓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