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蜀山区
蜀山区“老兵力量”化身“银发守护者”,筑牢“钱袋子”防线
来源:阮晨晨 陈晓红 2025-07-15 16:02:00 责编:余宏博 王逸群 许梦源

7月5日,蜀山区三里庵街道二里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湖畔友爱”两项服务项目组和辖区银行等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入千家万户,为构建“无诈社区”注入“老兵力量”。  

活动中,退役军人服务站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楼栋,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讲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反诈知识。针对老年人易受骗的特点,志愿者结合“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养老投资”等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诈骗套路,并发放宣传手册,重点提醒居民警惕陌生电话、不明链接和虚假投资陷阱。  

为增强宣传效果,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形式,通过模拟诈骗对话、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居民沉浸式体验识骗过程。活动中,志愿者协助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通预警功能,为手机安装“防护网”。针对独居老人,志愿者还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定期上门回访,及时解答疑问,筑牢反诈“心防线”。  

此次宣传活动覆盖社区居民千余人,有效提升了群众对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宣传既贴心又实用,以后遇到可疑情况一定会第一时间报警核实。”下一步,二里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持续开展常态化反诈宣传,通过精准化服务、多样化形式,推动反诈知识深入人心,携手居民共筑平安和谐家园。

近日,在稻香村街道金寨南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精心组织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为老兵们及前来参加的社区老年群体详细讲解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交友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流程和心理战术,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之前总接到一些奇怪的电话,说我有奖品要领,还让我提供银行卡信息,现在听了讲解才知道这是诈骗陷阱。”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防诈技巧,工作人员还现场模拟了诈骗场景,邀请老人们进行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如何应对诈骗电话和信息。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老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此外,服务站还为每位老人发放了防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海报中不仅包含了常见的诈骗类型和防范方法,还附有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方便老人们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求助。

此次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社区老年群体的防诈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金寨南路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为社区退役老兵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张阿姨,您看这个漫画,说的就是冒充客服退款的骗局,记住千万别点陌生链接!”“王叔,扫这个码能测测您的反诈意识等级,快来试试!”近日,在稻香村街道朝阳社区的活动室里,一场反诈宣传活动正在进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志愿者向居民讲解反诈知识,宣传展板前也围满了驻足观看的居民。

近年来,诈骗犯罪手段日益隐蔽,“养老理财”“电信网络诈骗”等针对居民的骗局频发。朝阳社区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一方面针对独居老人,网格员和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敲门小分队”,上门给老年人宣传时都会结合最新案例讲反诈知识。另一方面针对上班族,社区通过“错时宣传”,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守在单元门口,递上印有“刷单就是诈骗”“网贷要走正规渠道”的小贴士。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让反诈知识避开“信息盲区”,精准触达每个家庭。

未来,朝阳社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织密反诈防护网,切实守护好居民的“钱袋子”。(阮晨晨 陈晓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