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蜿蜒的田埂小道上,在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间,总能看到黄伟步履匆匆却又坚毅笃定的身影。1994年出生的中共党员黄伟,将五年军旅生涯锤炼出的忠诚与担当,化作服务家乡的磅礴力量。从部队到地方,他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退役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华彩篇章。
搭建温情家园 守护战友岁月
军营生活不仅赋予黄伟钢铁般的意志,更让他懂得战友间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退役回到家乡后,他深知每一位退役军人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荣誉需要捍卫,他们的困难需要关怀。作为沈福村退役军人工作者,黄伟打造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退役军人之家”,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图书资料、舒适的休闲设施,更成为战友们交流谈心、互帮互助的温暖港湾。
自沈福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建站以来,黄伟对老兵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每年春节前夕,为村里11名优抚老兵送去年画和慰问金,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参加过战争的徐大爷子女常年在外,平日里略显孤单。每逢佳节,黄伟总会如约而至。他不仅送上慰问品,还会卷起袖子,精心为老人张贴寓意吉祥的年画,一边忙碌一边陪老人闲话家常,静静聆听那些尘封的峥嵘岁月。看着崭新的年画,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这份被牵挂、被尊重的温暖,远比物质慰问更加珍贵。通过一次次充满人情味的探望,黄伟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化作了流淌在老兵心间的汩汩暖流。
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黄伟坚信,军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过去的奉献,更在于当下与未来的传承。为了让退役军人的荣誉在新时代继续闪光,他积极组织开展“老兵宣讲”活动。每个季度,村里的会议室、学校礼堂都会变成红色教育的课堂。黄伟不仅负责联络协调,还会根据不同宣讲主题,精心挑选最合适的“老班长”作为主讲人。在他的组织下,老兵们用朴实的语言,生动讲述着烽火岁月的壮烈故事,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青少年心中。
对于年轻退役军人的成长发展,黄伟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退役士兵小王曾在部队是技术骨干,但回到地方后,却因专业不对口屡屡求职受挫,一度陷入迷茫和消沉。黄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他没有空洞说教,而是与小王一起分析部队技能与地方岗位的契合点,帮助制定职业规划。为了帮助小王找到合适的工作,黄伟先后五次陪同他参加区、镇组织的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每次求职失败,黄伟都会鼓励他:“咱们是军人,一次冲锋失败了,就准备下一次,总能攻克难关!”经过不懈努力,小王终于在一家企业的设备维护岗位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入职那天,小王紧紧握住黄伟的手说:“黄哥,是你让我重拾在部队时的斗志和信心!”
践行使命担当 勇做先锋表率
黄伟对战友的深情厚谊,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全体村民的责任担当。作为民兵营长,他创新开展征兵宣传工作,用真诚和热情打动每一位有志青年。每年春秋两季,他都会精心组织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和退役军人返乡欢迎仪式,让军人的荣光在家乡得到充分彰显。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军人的荣誉感,也在全村营造起崇军爱军的浓厚氛围。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黄伟更是展现出军人本色。2020年巢湖遭遇特大洪水,汛情就是命令。黄伟第一时间组建“退役军人党员突击队”,带领队员们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连续多个日夜,他与队员们一起搬运沙袋、加固堤坝,困了就在堤岸上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在他的带领下,突击队筑起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当地群众感动地说:“看到黄营长和他的突击队,我们心里就踏实!”
从军营到乡村,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换的是身上衣裳,不换的是军人本色。黄伟将对战友的深情,升华为服务一方水土的强大动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一件件实事温暖人心,用实际行动守护军人荣耀。正如他所说:“无论身着军装还是便服,能守护战友和乡亲们的笑容,就是我此生最光荣的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黄伟正以军人特有的坚韧和担当,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沈福村群众心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