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青年路小学,开展了“青春筑梦国防,暖心慰问老兵”主题活动。活动特别邀请到拥有四十年军龄的退休军官闫卫东,为孩子们讲述军功章背后的热血故事,用亲身经历点燃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
活动现场,闫卫东军服上悬挂的军功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这枚军功章,是1998年在安庆市枞阳县老洲镇抗洪时获得的,它背后藏着无数战友与洪水搏斗的日夜。”闫卫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将大家的思绪拉回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夏天。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安庆市枞阳县老洲镇是当时的重灾区之一。“那时的水位一天一个样,堤坝随时可能溃口,我们就住在堤坝上,24小时轮班值守。”闫卫东回忆道,当时条件艰苦,战士们白天顶着烈日扛沙袋、固堤坝,晚上就裹着湿透的军装在泥地上打个盹,饿了就啃几口干面包,渴了只能喝几口浑浊的江水。
最危急的一次,一段堤坝出现管涌,洪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往堤内涌。“根本来不及多想,我们几十名战士手挽手跳进齐腰深的洪水里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后面的战友再拼命往里面填沙袋。”闫卫东指着军功章,眼中泛起泪光,“那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堤坝,保住身后的老百姓。”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险情终于被控制,但不少战士的手脚被洪水泡得发白起皱,身上布满了划伤,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闫爷爷,你们不怕吗?”一个孩子小声问道。闫卫东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怕,但穿上这身军装,就有了责任。守护国家和人民,是我们军人的使命。”他告诉孩子们,军功章不属于他一个人,它属于所有在抗洪中拼搏的战友,属于那些默默支持他们的老百姓,更属于这个团结坚韧的国家。
活动中,青年路小学的学生们还为闫卫东献上了亲手制作的军功章的图画,用稚嫩的声音表达了对老兵的敬意。“闫爷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军人的伟大,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为国家作贡献。”一名学生说道。
芜湖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开展此次活动,不仅是为了向老兵表达敬意,更希望通过老兵的亲身经历,让青少年了解国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在心中种下爱国爱军的种子。未来,服务站还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让更多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共同筑牢国防教育的青春防线。(胡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