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近日,一起健康权纠纷案在固镇县人民法院杨庙法庭的耐心调解下得以实质性化解,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该案源于一起意外事故:2023年5月14日,在固镇县杨庙镇某工地,泵车司机张某在操作泵车臂架时将工人刘某右手3根手指轧伤。
后刘某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52天,主要诊断为:多手指完全切断,花费医疗费97089.66元。经安徽民正司法鉴定所鉴定:刘某因外伤致多手指完全切断,现遗有手功能丧失分值15分(达10分以上未达25分),构成十级残疾;误工期为90日、护理期为90日、营养期为60日。
因赔偿事宜各方未能协商一致,刘某诉至法院。
为妥善化解纠纷,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调取了事故现场的相关记录、医院的诊断证明、保险合同等材料,仔细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并深入了解双方的诉求以及争议的焦点,积极与四方沟通后组织了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面对各执一词的四方当事人,承办法官耐心地向他们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用人单位责任、保险合同履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指出电力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工作安全负有保障责任,而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承担赔付责任也是其应尽的义务;法官还从情理角度出发,希望两家公司考虑受伤员工的实际困难以及尽快解决纠纷对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朝着和解的方向努力。
最终,各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赔偿刘某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损失合计178000元(已支付完毕);案件受理费由该电力公司承担。至此,该健康权纠纷圆满解决。
随着调解协议的签订,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该案的调解不仅节省了司法资源,更以温和的方式化解了纠纷,维护了社会关系的稳定,充分彰显了法院调解在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价值。(王静 李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