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兴隆镇
兴隆镇: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 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来源:汪宁 2025-07-17 16:51:08 责编:方欢 许梦源 张文洲

今年以来,旌德县兴隆镇始终将社会救助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以“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为目标,不断完善救助体系、创新救助方式、提升救助效能,全方位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防线。

健全救助体系,确保“应保尽保”。该镇构建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困难群众家庭情况进行排查,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不错保、不漏保”。截至目前,惠及救助群众300余人次,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全覆盖、救助对象精准化。

创新救助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破解传统救助流程繁琐、预警监测等问题,该镇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模式。依托皖事通、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实现救助申请线上办理,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救助申请,救助效率较以往提升。同时,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部门数据共享等方式,及时发现陷入困境的群众,主动提供救助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聚焦特殊群体,强化专项保障。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救助需求,兴隆镇积极践行一系列专项保障措施。在养老服务方面,为特困老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为居家困难老人申请居家养老服务或经济困难失能老人补贴;在残疾人帮扶方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在儿童福利方面,建立困境儿童台账,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全方位保障,确保特殊群体“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救助合力。该镇注重发挥其他救助载体在救助工作中的补充作用,通过搭建救急难互助社联合会,引导企业和党员等群体参与,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协同”的救助格局。自联合会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救助活动5场次,募集资金9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20余人次,有效弥补了政府救助的不足,为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帮扶。(汪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