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这里每天都要处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法治画卷。为充分展现全市法院人民法庭风采,宿州中院推出“宿说枫桥·人民法庭巡礼”专栏,邀您共同检阅人民法庭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成效。
屏山,距泗县北十五里处,其山环羽如屏,故名“屏山”。因古泗州八景之一的屏山夕照而闻名遐迩。自古便是皖东北水陆要冲,见证过商贾云集的喧嚣,也沉淀着乡邻和睦的市井烟火。坐落于此的泗县人民法院屏山人民法庭,管辖屏山镇、大杨镇及周边共25个行政村,服务人口约10万人,承续着屏山“守正护安”的文脉基因,将千年古山的沉稳包容融入司法实践,以“如屏坚盾”的担当化解矛盾,用“似山扎根”的执着贴近群众,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沃土上,书写着基层法庭定分止争、守护民生的生动答卷。
多元联动,织密绿水青山“防护网”。“要不是屏山法庭,不知道我什么时间才能住上新房”71岁邢某感叹说。多年前,屏山街邢某与陈某因购买老房屋,当时合同约定不明,房屋四至范围不清,导致两家多年来矛盾不断。经当地村委会、派出所、镇政府多次组织调解,均未有达成一致意见,现两家因老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急需翻盖新房,镇政府建议双方到法庭诉讼。2024年屏山法庭受理该案,庭长李军实地现场勘验,了解房屋的历史及双方购买房屋的整个过程,四次组织当事人及法律服务工作者到现场参与调解,最终确认了调解方案,双方顺利进行房屋翻建,至此双方矛盾圆满化解。
李军深知“调解案件不能单打独斗,需多方共同努力”,屏山法庭积极推进“三进”工作,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村委会对接,合力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法庭共受理案件602件,结案580件,调撤率43%,诉前调解成功率56.25%。
▲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送来锦旗。
利剑出鞘,斩断虚假诉讼 “黑手”。虚假诉讼不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更严重破坏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屏山法庭对此保持零容忍态度,练就 “火眼金睛”,坚决打击此类行为。2025年7月,在一起涉及民间借贷的案件中,原告韩某声称被告曹某向其借款数十万元,称曹某用于帮其老公还车贷、房贷和做生意周转,并出示了借条等证据。被告却坚称从未借款,借条系原告伪造。承办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提供的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如借款来源不明、交付细节不合理等。经过深入调查、仔细甄别,最终认定原告涉嫌虚假诉讼,驳回其诉讼请求,并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正式立案侦查,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和正义,以及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2025年以来,屏山法庭向公安机关移送多起可能涉嫌虚假诉讼案件,法庭辖区虚假诉讼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当事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断增强,司法权威进一步彰显。
智慧法庭,打造乡村振兴“护航站”。“不用跑腿,手机上就能‘开庭’,这对老百姓来说太方便了!”2025年5月,河南人王某通过“网上平台”,远程解决了与张某买卖合同纠纷,不禁连声夸赞道。原来,张某购买王某肥料,因质量不达标,双方发生争议,正值农忙时节,王某无法抽身前往法庭,法庭干警指导王某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泗县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半小时内就达成了赔偿协议,没有耽误一天农时。
屏山法庭立足辖区“农业大镇”特点,将智慧法院建设与农耕生产节奏深度融合,对涉农纠纷实行“优先立案、优先调解”,支持当事人通过手机申请调解、提交证据、远程庭审,为农户提供“菜单式”法律指引。2024年,屏山法庭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服务涉农主体64家,为乡村振兴注入司法“智慧动能”。
▲法庭工作人员在农忙时期为农户远程调解案件
温情司法,修复家庭赡养“伤”。屏山古驿道曾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屏山法庭秉持当地“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将古驿道上的调解智慧与现代司法结合。赡养纠纷是基层法庭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屏山法庭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注重情理法相结合,努力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76岁的李老太因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庭在受理案件后,了解到李老太共生育四个儿子,2005年李老太配偶因病去世,李老太因脑梗、心梗等疾病致使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卧床,需要专人护理。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耐心倾听老人的诉求,详细了解子女不履行赡养的原因。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促使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成了赡养协议,老人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法庭不仅断了官司,还管了咱的生活,比亲儿女想得都周到。”老人的一番夸赞,道出了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
同时,屏山法庭还积极开展法治宣传等,通过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方式,向群众普及赡养义务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纠纷的发生。
▲屏山法庭走进屏山镇吴店小学,为孩子们带来“开学第一课”。
“屏山不语,法治有声。”庭长李军常说。如今的屏山法庭,既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卫士”,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法治引擎”,更是传承乡土文明的“文化驿站”。屏山法庭在以后工作中将不断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宗旨,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在基层司法战线上续写守护正义、维护和谐的新篇章,守护正义 “馨” 风景。(周里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