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镇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网上寻求手机维修服务而引发的纠纷,该起案件为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防诈骗教育课。
据吴某称:2023年3月12日,家住广东省的吴某通过某平台联系上某维修店铺,店员以该店铺微信账号与吴某联系。后吴某将手机邮寄给店员本人并按该店员要求支付800元用以维修手机屏幕。此后,店员杳无音信。吴某不仅损失了心爱的手机,还白白支付了一笔 “维修费”,经济和心理都受到了双重打击,为维护自身权益,吴某经多方“查询”确定店员身份系雷某,遂诉至法院。
2025年3月26日,民警雷某收到法院送达的应诉材料。此时,民警雷某才得知,自己成了吴某心中那个“骗钱骗手机的被告”。
开庭当天,雷某当庭向法院提交警官证,并陈述自己未经营过手机维修业务、未到广东省出差或旅游过,且不认识吴某更未与其联系过。此时,吴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网络诈骗,并表示自己将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吴某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最终依法按吴某撤回起诉处理。
法官提醒:近年来,骗子利用形形色色的身份以各式各样的诈骗方法行骗。正如经典防诈骗宣传语所说,“不听不信不转账”,切勿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低价诱惑、虚假承诺。面对 “以旧换新”“维修服务” 等说辞,要谨记 “陌生电话勿轻信,多方核实防上当”,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商家或平台。
在涉及财物交付、资金转账时,务必要多方核实对方信息,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遭受财产损失。如遇网络诈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徐从奎 李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