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浸透的衣衫、沾上灰尘的双手,一群年轻学子将堵在楼道口的自行车一辆辆搬离,老旧小区的通道重新变得畅通无阻。
7月22日上午,合肥经开区枣庙园小区里,安徽大学2024级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们正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俯身清理绿化带中的垃圾,挥动扫帚打扫习友广场,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消防通道。
“这些自行车堵在楼梯口一点也不方便进出,多亏了学生们帮忙搬走。”枣庙园小区居民王阿姨看着重新畅通的楼道说,“年轻力量给社区带来了新活力”。
躬身实践:青春脚步丈量社区角落
7月22日,安徽大学2024级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9名大一学生,积极响应暑期社会实践号召,走进习友社居委,投身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践。
学生们分成三个小组,深入社区不同区域,进行环境清洁与秩序整治。
习友广场焕新颜:在习友广场,学生们手持扫帚和垃圾袋,仔细清扫地面落叶、纸屑,清理枯萎花束,让公共空间恢复整洁面貌。
枣庙园小区除旧貌:枣庙园小区,同学们重点清理楼道堆积的垃圾,整理随意摆放的旧物,消除卫生死角,改善居民楼内的生活环境。
畅通“生命通道”:针对小区内部分通道被占用的问题,学生们齐心协力,搬离了堵塞在楼梯口的自行车,确保应急通道畅通无阻,消除了安全隐患。
“虽然天气热,劳动强度也不小,但看到小区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干净、更有序,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一名学生一边擦拭汗水一边说,“这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细致和社区环境维护的不易。”
青春力量:注入社区治理新动能
习友社居委始终秉持服务为民的理念。面对社区治理中的人手不足、任务繁杂等实际困难,这群年轻学子的到来,为基层工作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社区工作人员李佳蓓全程参与并深受感动:“这些学生不怕脏、不怕累。他们顶着烈日,在楼道、广场和小区的各个角落忙碌,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但脸上始终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和认真的态度。”
校社联动:实践育人的生动课堂
此次实践活动是安徽大学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环节。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
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社区服务,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到来,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社区解决了环境整治的难题,更带来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也促进了居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意识的提升。(李佳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