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打造人才“雁阵”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葛晓军 2025-07-25 15:50:52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党建+人才”模式,围绕工作部署、广聚英才、精心培育、全力留用上持续发力,加速打造人才“雁阵”,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工作部署,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组建党建工作办,明确党建工作办负责统筹人才工作,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各自领域人才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此外,每季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乡村人才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聚焦精挑细选,壮大人才干部队伍。注重一线“选”人才,通过乡、村两级网格,全面摸排乡域内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种植养殖能手、产业带头人等“土专家”“田秀才”人才信息,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完善,确保各类人才应纳尽纳、信息准确。围绕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调研用人需求,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将人才与需求双向对接,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招才引才工作,大力宣传家乡政策,打好“乡情牌”,积极引导产业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聚焦精心培育,提升人才致富本领。充分利用电教远教、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依托安徽科技学院高校人才资源,组织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村电商等乡土人才前往浙江以及周边产业发展好、乡村治理优的先进村(社区)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人脉资源优势,把先进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引进来。聚焦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以“请下来+提上去+向外看”策略推动乡土人才能力提升,鼓励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惠农政策宣讲、农业科技推广和致富能力培养工作。依托30项民生实事方案、“蓝色走淮河”旅游规划、小微产业园规划,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豆制品加工、民宿经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聚焦优化环境,激发人才内生活力。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培育机制,推行后备干部“传帮带”机制,及时将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乡土人才补充进村干部队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带着技能或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将个人所领办或创办的企业(合作社)作为人才培育基地,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此外,多形式组织开展人才慰问、座谈交流等服务工作,加大优秀人才关心关爱,及时为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