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肥西县紫蓬镇调委会调解员走进新农村法治广场开展“人民调解促和谐”主题宣传活动。现场群众纷纷围绕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法律问题向调解员咨询。而这,仅仅是紫蓬镇调委会深耕基层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调委会着力提升调解质效,以“三力齐发”之势推动“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宣传精准发力,法治观念润心田。紫蓬镇调委会将法治宣传作为调解工作的先导,以群众语言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7月18日,集中宣传活动现场,调解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人民调解服务指南》《法律援助手册》等资料400余份,并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语言将《人民调解法》《民法典》中涉及邻里、土地、婚姻家庭等纠纷的解决之道送到群众身边。现场法律咨询解答,让“有纠纷找调解”的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自觉。
调解多向聚力,德法相济化心结。紫蓬镇调委会在调解实践中,坚持“普调结合”与“换位思考”双轨并行。一方面严格依法调解,确保程序规范、释法精准;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矛盾根源,以德望服人、用情理动人。在化解邻里纠纷时,调解员善用“将心换心”工作法,结合公序良俗与社会公德进行疏导,既“捋顺事”,更“抚平气”,努力消除思想症结。同时,通过持续培训提升村级调解员的协调疏导、法律运用等核心能力,夯实基层调解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排查源头用力,风险隐患早消弭。紫蓬镇调委会将关口前移,构建常态化“细筛密查”机制。组织村(社区)调解员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紧盯家庭、邻里、劳资等纠纷易发领域,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预警清单。定期联合镇综治中心进行研判,集中力量攻坚重大疑难纠纷,力求“矛盾不上交”。这种源头预防与化解的主动治理模式,有效实现了纠纷“减存量、控增量”,为辖区织密了平安防护网。(王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