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萧县新闻
安庆医药高职院校到萧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胡庆怡 杨安然 李汶锦 牛俊豪 2025-07-28 10:52:04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张文洲

img1

7月26日,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梦青苗"国情调研团队奔赴宿州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在硝烟散尽的红色热土上开启震撼心灵的沉浸式思政课堂。作为医药高职院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青年学子们在此追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人民战争伟力,感悟救死扶伤精神与革命信仰的深刻共鸣,让红色基因融入医学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能。

战火记忆:纪念馆里叩问初心

蔡洼_20250726152945

踏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锈蚀的枪械武器、泛黄的战地照片、复原的指挥中心场景瞬间将团队成员带回烽火连天的1948年。在“人民支前”主题展区,数百辆小推车组成的壮阔图景令学子们驻足沉思。讲解员动情讲述:“3.5万副担架、30万民兵补兵员是淮海战役的生命线,这背后是无数平凡人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通道。”医学生们凝视着展柜中简易的战场救护器械,对比今日先进的医疗设备,更深刻体悟“人民至上”的分量。

红医溯源:战地救护映照医者使命

img3

在“战地医院”复原展区,团队成员尤其专注。斑驳的医药箱、手抄的止血偏方、竹片制成的夹板,无声诉说着战争年代医护工作者在极端条件下的智慧与坚守。其中一名医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没有无菌环境就蒸煮纱布,缺少麻醉药就用歌声安抚伤员——这不仅是应急智慧,更是‘人民医学’的灵魂。”当了解到战役中涌现的“担架女英雄”李兰贞等事迹,医学院校学子们集体重温南丁格尔誓言,红色基因与白衣使命在此刻交织升华。

青苗誓言:健康中国赓续红色血脉

4a8bc699c10aec9d7e248f1213a3979

参观尾声,团队在刻有3万余名烈士姓名的英烈墙前举行特别主题团日。一名队员代表团队发言:“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推的是民心所向;我们医学生的‘药箱’,背的是百姓健康。从战地救护到乡村振兴,‘人民需要处即是战场’!”成员们将自采的皖北草药制成致敬花环献于英烈墙下,用专业所长诠释新时代“红医精神”——中医药文化扎根的乡土,正是当年支前群众奉献的热土。

问卷探民意:红色基因的当代回响

img5

参观结束后,团队随即展开面向游客与本地民众的问卷调查,旨在探寻红色历史在新时代的认知度、影响力与传承路径。问卷核心发现如下: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参观后“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并“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凸显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强大感染力。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萧县的红色文化历史对本地发展“非常重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特色资源”。在萧县特色认知中,“红色历史”与“伏羊文化”“特色农产品”共同构成鲜明的地域名片。关于如何吸引年轻人,受访者强烈倾向“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宣传”与“开发有趣的文化体验/文创产品”,为活化红色资源指明方向。

从淮海战役的担架队到健康乡村的守护者,从支前群众的草鞋印到医药学子的听诊器,不变的是血脉中流淌的为民情怀。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洗礼,让青年医者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更坚定了他们将专业所长书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的决心——因为这片曾被热血浇灌的土地,终将在新时代绽放出健康中国的希望之花。(通讯员 胡庆怡 杨安然 李汶锦 牛俊豪)(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