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兴隆镇
兴隆镇:用好党员教育“三把钥匙”
来源:汪学千 2025-07-29 13:28:37 责编:谷京荣 胡明兵 喻寒松

旌德县兴隆镇借党员教育这把“金钥匙”,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从“微党课”到“积分制”,从“田间课堂”到“云端送学”, 解锁“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密码,让党员教育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精准滴灌,破解“谁来学、学什么”。针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需求多元的特点,镇党委按“共性+个性”双维度开列学习计划。村干部要当“施工队长”,必须精学政策与治理,侧重村务管理、法律法规;在村普通党员是“神经末梢”,重点补服务技能、特色种养;普通党员老年党员则安排“送学上门”理论辅导,工学矛盾迎刃而解。镇党委按“共性+个性”双菜谱开单,既有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精神解读,也有“农特产品种植避坑指南”,让村干部听得懂、新农人学得会、老党员学得到,真正把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  

分类施教,打通“怎么学、如何管”。该镇把课堂搬到现场、把教材换成问题。在农闲时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支部书记和联村干部联系农村实际谈最新理论,用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学得会的理论。在“网”上安家,让流动党员不流失。针对90余名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兴隆镇依托微信群,建立起了“云端党支部”:每周至少推送1次学习包,通过在微信群里研讨交流心得。对于农村无职党员,落实好“先锋工程”,推行“党员红黄榜+积分制”,党员认领“护路岗”“巡林岗”“矛盾调解岗”等党员先锋岗,按履职情况打分。通过制度管人、积分促干,真正把“软任务”变成了“硬约束。

学用转化,回答“学得如何、干得咋样”。党员教育不只停留在笔记本上,要运用在实践中。依托镇党委开展的各类就业培训以及农业发展中心的“田间课堂”,指导带动多户村民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种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教育实效更体现在基层治理中。党员冲在一线,汛期,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巡查、转移村民;春秋两季,党员带头成立秸秆禁烧巡逻队,实现全镇“零火点”;做好“开门教育”,深入群众,解决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党员教育真正实现了“学在深处、干在实处、暖到心头”。(汪学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