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京京古驿道(定远段)线路图绘制完成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2025-07-29 18:17:51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image.png

近日,定远县历史文化研究者、池河镇文化站站长李学兵经过历时10个月的调研与考证,成功完成京京古驿道(定远段)线路图的精确绘制。这条承载明清时期南北交通、军事与商贸功能的千年古道,首次以精准的地理标识和文献依据得以复原,将有助于定远县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 

古驿道,也称驿道,是古代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道,有水路也有陆路,分为官道和民间古道。古驿道上每隔五里设置一墩(阁),十里设置一铺(亭),三十里设置一驿。古驿道既是历史上一个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又是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印迹。

京京古驿道,亦称北京至南京大道。南北走向,始建于五代,兴盛于明清,是古时南京到北京陆路的必由之路。朱元璋称帝后,为传递信件和军事需要,正式开辟南京至北京大道,全长约1500公里。经滁州境内全长约129公里,经定远31公里。定远境内沿途有岱山铺、枪峰铺、池河驿、山沟铺、刘家铺、崇家铺、黄练铺驿站。

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于1402年12月18日决定迁都北京。设立京京官道,其基础是燕陵古道,它北自燕京(今北京)起始,经河北、山东、皖北抵淮河,在临淮关渡淮河后,向东南经总铺、黄泥铺、红心驿、黄练铺、池河驿、大柳驿、广武卫、清流关至滁城,出城后经担子铺、官塘铺(乌衣)过滁河至江浦县境内,渡江后抵达金陵(今南京)。

为清晰呈现京京古驿道(定远段)的空间分布及走向,李学兵结合现有地图资料,通过标准化标注方式还原古驿道的路线轨迹。他参考《滁县地区志》《定远县志》、民国三十五年《定远全县最近详图》、清光绪二十年《定远县铺分布图》等史料记载的驿站名称、里程及方位,依据现存驿道遗迹(如石板路、碑刻、古桥、古井、驿站遗址)的GPS定位数据,再通过实地考证与文献对照,修正口述历史和地方志中的模糊记载,最终在《定远县地图》基础上完成了此路线图绘制。

定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夏万全表示,绘制京京古驿道(定远段)线路图绝非简单的“描线”,而是搭建历史与当代对话的桥梁,这项文化工程对于定远乃至江淮地区的历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