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温度偏高,风扇故障,开关柜电压显示异常……”7月28日,在宿州绿色家园TATA木业生产厂区,埇桥供电公司员工韩军正在为厂家排查用电隐患,向厂区后勤负责人陈龙经理指出设备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皖北七月,热浪灼人。埇桥供电公司安徽省“江淮工匠”“宿州市劳动模范”韩军带领着“匠心助企”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顶着35°C以上的酷暑深入辖区内入驻的企业协助企业进行排查。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为企业进行一次例行的技术支撑,更是带着用电隐患“早发现、早解决”的责任担当和一份提升企业用电安全水平的“保单”而来。
在韩军师傅的“硬核”技术指导下,工作人员快速地查接线、调数据、核台账,精准锁定问题病灶,厂区的箱变风扇电源线错接导致散热无效,PT柜熔断器熔断造成电压失真,整个过程仅用半小时。
在发现问题后,韩军当场绘制草图,向厂区提供快速解决方案,风扇电源改接于变压器低压侧,PT柜更换熔断器。他耐心地向厂区后勤负责人陈龙解释道:“按照上面的办法整改,一举两得,既能立即缓解高温隐患,更能提前消除一个可能导致电机故障甚至危及生产线的电压保护装置‘盲点’,省时又省力。”
细密的汗水顺着韩军专注的脸庞滴到图纸上,印出水印在逐渐扩散,他用袖子擦了擦汗,继续讲解。这专注的为企谋划的场景,与他三十载坚守电力一线、无数个保障设备安全的日日夜夜一脉相承。
看到这么专业的韩师傅,企业运维人员聚拢了上来,韩军心念传承,就地开设“移动课堂”。他从眼前的断路器操作要点讲到突发故障的处置流程,手把手示范绝缘手套的正确穿戴。
“韩师傅真是专家啊,讲的都是实打实的硬道理,比光看手册管用!”企业电工王师傅边记边感慨道。这份将宝贵经验倾囊相授的责任心,正是劳模价值在服务端的生动延伸。
这支以“匠心助企”为名、充满活力的队伍,其核心正是来自“韩军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凝聚着劳模精神的深厚底蕴和不竭创新活力。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技能,锐意创新,“10~35kV手车开关绝缘挡板电磁闭锁装置”“可移动变电站操作工具箱”等一批出自团队之手的实用性创新发明成果纷纷落地,其中多项荣获省级奖项或获国家专利。这些成果,最终都转化为了保障区域电网安全、服务企业用户最可靠的技术支撑。
“‘工单’清零不是终点,服务永续才是目标。”韩军说。该公司服务队已为TATA木业建立了专属“用电健康档案”,后续将持续跟踪回访、提供个性化的错峰用电指导等“增值服务”。
临别之际,TATA木业后勤负责人陈龙经理紧握韩军的手,话语发自肺腑:“感谢劳模团队!你们此行不仅解决了我们眼前的急难,更为企业用电安全送上了一份‘长效保障’!”
夕阳西下,车身上的“匠心助企”四字散发着金色的光,汗水早已浸透工装,但这支以劳模韩军领衔的队伍步履不停——在返程的途中,新的企业服务请求已然浮现于工作群。为企业点亮安全、可靠、高效的“长明灯”,是他们不熄的使命。(通讯员 王玄龙 李念)(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