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调解助残解困 法情交融唤回亲情
来源:长安司法所 2025-07-31 09:56:14 责编:梅觉明

近日,绩溪县司法局长安司法所通过细致调解,成功化解了高杨村元塘组村民冯某甲的养老安置难题,为这位身患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切实保障,同时弥合了外甥冯某及其三位姨妈因赡养问题产生的分歧,让亲情得以延续。

年迈且重度残疾的冯某甲,在双亲离世、原负责照料其生活的大姐冯某乙也去世后,其生活照料问题陷入困境。其姐妹三人均表示自身存在实际困难难以独自承担照料重任,而大姐之子冯某也因长期在外务工,无法长期贴身照顾舅舅。赡养责任的模糊引发了家庭矛盾与焦虑。

面对这一难题,长安司法所工作人员主动介入。第一步,重在明责普法:他们逐一与冯某及冯某丙等三位姨妈深入沟通,耐心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明确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以及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成年弟、妹之间在具备能力时,均负有法定的扶养义务。这份基于血缘的责任,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第二步,善用政策纾困:司法所积极对接民政部门,全面梳理适用于冯某甲情况的帮扶政策,为解决其具体困难寻找政策支撑。

在长安司法所的主持下,经过各方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了一份兼顾现实与亲情的赡养协议。协议规定:外甥冯某负责将舅舅冯某甲妥善护送至歙县平和医院接受治疗并长期养老;所需相关费用首先从冯某甲本人的低保金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中支付,若有不足部分,由其外甥冯某承担;考虑到冯某在外务工的实际情况,日常探视照料事务由二姐冯某丙具体负责,其余两位姐妹则承诺定期前往探望,关心冯某甲的生活起居与精神状态。

这场基于法律原则、融入人性关怀并巧妙链接公共资源的调解,不仅为冯某甲在平和医院的晚年生活筑起了坚实的保障网,解决了其最迫切的生活之忧;更如春风化雨,缝合了亲人间的裂痕。协议签署后,冯某与其姨妈们之间的紧张关系明显缓和,彼此多了一份体谅与协作的决心。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司法所的调解让法律条文背后蕴含的温度充分展现,成功守护了一个困境家庭的团圆与亲情延续,深刻彰显了基层法治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关键作用。(长安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