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科学调度,通过“党建引领+技术支撑+社会参与”的立体化抗旱模式,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党建引领,织密抗旱“责任网”
西湖镇将抗旱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建立“领导干部驻点指导+镇干部网格包保+农业技术人员”的责任链条,确保力量直插田间地头。在大田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丁克祥带领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动员群众开展抗旱保苗行动。通过“水泵+滴灌”组合模式,3台机械与20名镇村干部协同作业,在玉米种植户田中调试抽水泵,确保精准灌溉。同时,党员干部逐户宣传打井灌溉补贴政策,激发群众自救积极性,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抗旱合力。
科技赋能,激活农田“水动脉”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西湖镇重点推广机电井高效利用。去年新建的59眼机电井已全部投入使用,每村配备专职监管员,实行“日常巡查+即时维修”机制。镇农业技术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与监管员深入田间,通过“手把手教学”“现场演示”等方式,指导农户掌握机电井操作技能,确保设备“会用,敢用,善用”。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灌溉效率,为高标准农田稳产增产提供坚实保障。
应急调水,畅通灌溉“生命线”
西湖镇水利站启动应急调水预案,全面统筹水资源。截至目前,已开启三十里河排灌站及青年沟闸、草河闸、白行提水闸、毛庄涵等4座涵闸,累计放水966万立方米。同时,该镇投入11台机械疏通主干渠5公里,清理涵洞淤堵28处,打通断头沟渠7处,实现镇域内草河、青年沟、和平沟、中水河、高水河与阜临河互联互通,构建起“河渠相通、水系成网”的灌溉体系。该镇还通过同步开展河道清淤、涵管疏通等工程,确保水流顺畅抵达农田,切实缓解旱情压力。
企业助力,共绘抗旱“同心圆”
抗旱行动中,社会力量积极响应。汤庄村爱心企业主动捐赠水泵、铝线等抗旱设备12000元,为一线抗旱人员提供设备保障,彰显企业社会责任。镇政府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支援+群众参与”的联动模式,形成抗旱保苗的强大合力,让干群关系在共克时艰中更加紧密。
截至目前,西湖镇累计打井295口、投入灌溉设备机械3080套,灌溉农田3.96万亩,有效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一步,西湖镇将继续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完善长效抗旱机制,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为农业稳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在旱情大考中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贾曼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