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打听到许某二在山东济南有笔工程尾款没结清,这钱能不能执行回来?” 申请人许某一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这条突如其来的线索,让一桩陷入停滞的执行案件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近日,明光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们跨越千余公里,远赴四川成都,凭借精准的执行策略和扎实的证据链条,成功促使涉案企业配合扣留工程尾款,为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筑起了坚实屏障。
这场跨越千里的执行行动,源于一段从好友到陌路的民间借贷纠纷。申请人许某一与被执行人许某二不仅是多年好友,更是朝夕相处的邻居。然而,260余万元的借款却让这份情谊彻底破裂,最终不得不对簿公堂。法院判决生效后,许某二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履行还款义务,更令人棘手的是,其被保全的房产均已在银行设立抵押,名下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我们前后多次奔赴被执行人可能居住的地点排查,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查询其财产线索,但对方似乎早有准备,刻意躲避执行,案件推进举步维艰。”承办法官无奈说道。
就在案件陷入执行僵局之时,申请人提供的一条关键线索让案件峰回路转:许某二作为实际施工人,在山东济南承建的某街道社区道路建设项目中尚有280余万元工程尾款未结算。执行干警立刻行动,连夜调取相关证据材料,在确认线索真实性后,当即决定奔赴济南。
抵达济南后,执行干警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模糊信息,顶着盛夏的高温,在当地街道办的协助下,逐一排查项目信息,虽未能发现被执行人行踪,但查出其实际挂靠在成都某建筑公司,并查询到该公司地址,执行干警决定再次赶往成都。
“我们公司根本不认识许某二这个人!”面对突然到访的执行干警,该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起初态度坚决,矢口否认与被执行人存在任何关联。面对企业的抵触情绪,执行干警当场出示银行流水、项目打款记录等一系列事实材料,严肃告知其需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在铁证面前,该公司董事长的态度逐渐转变:“我们尊重法院判决,愿意全力协助执行。”随后,公司当场签下《协助执行通知书》,郑重承诺在收到项目尾款后的第一时间将归属被执行人许某二的资金全额打入法院执行账户。至此,申请人许某一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了地,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炎炎夏日挡不住执行的脚步,千难万险磨不灭司法的决心。恳请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多一分理解与支持,明光法院执行干警必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切实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在加速抵达最后一公里。(张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