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面对持续旱情,太和县桑营镇以“小口井”作业为重要抓手,聚焦困难农户实际需求,秉持“不落下一块地、不忽视一户人”的态度,将科学施策与民生关怀深度融合,让抗旱行动充满民生温度,全力筑牢秋粮生产“安全网”。
科学布井,为旱田注入“源头活水”。“以前这片地浇水管子得排几十米,现在地头的小口井一抽就能用,再也不用愁水源了!”看着自家玉米地喝上“及时水”,种植户唐大爷难掩喜悦。为破解水源短缺难题,桑营镇聚焦“精准供水”,将小口井建设作为抗旱保墒的关键举措。镇里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勘察、水源探测精准规划井位,确保每口井都能覆盖最需要的地块,实现灌溉效益最大化。同时,快速协调专业打井队伍,统筹调配设备,争分夺秒推进作业。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建成小口井160口,仅昨日就新增20口,这些分布在田间的“解渴点”,正源源不断为干旱地块输送“救命水”。
靶向施策,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多亏帮扶队的同志帮我浇水,不然这一亩多玉米就危险了!”困难户张奶奶家劳动力不足,帮扶队员主动上门,不仅帮她完成了灌溉,还带来了防暑药品。在推进小口井建设的同时,桑营镇始终将困难群众的抗旱需求放在心上。镇上组建了9支帮扶队,针对228户困难农户的种植规模、困难程度分类施策。对缺劳力的家庭,直接上门协助灌溉;对缺乏技术的农户,派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科学用水;对购置设备有压力的群众,给予专项补贴降低成本。镇村干部更是全员下沉一线,既当“调度员”协调错峰灌溉,又当“服务员”配送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物资,用贴心服务让抗旱一线充满暖意。
持续攻坚,筑牢秋粮稳产“安全线”。当前,桑营镇5.31万亩秋粮中已有4万余亩完成抗旱作业。镇政府表示,将持续紧盯旱情变化,一方面加强小口井、高标准农田等设施的巡检维护,另一方面根据墒情、苗情动态调配水源,深化错峰灌溉、科学灌溉模式,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每一户群众都能得到有力支持,以实干实绩打赢抗旱保收攻坚战。(丰利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