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司法局梅渚司法所积极探索“调解+普法”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推动矛盾纠纷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
调解现场变普法课堂,以案释法促进辖区和谐。梅渚司法所坚持“调解中普法、普法中调解”的工作思路,在调解婚姻家庭、土地纠纷、劳务争议等案件时,适时引用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向当事人和围观群众讲解相关法律条款,既为当事人解决矛盾提供法律依据,又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近期,在一起劳动者工资纠纷调解的过程中,调解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晰责任,不仅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还发放宣传手册,引导群众依法维权,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精准普法助力矛盾预防,法治意识深入民心。针对农村地区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类型,梅渚司法所推行“靶向普法”:农忙时深入田间,用“土话”讲解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确权、流转规范讲透;年末针对务工人员集中返乡,重点普及劳动维权知识,详解劳动合同法里的维权流程与时效。同时,依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村级普法骨干,带头学习、宣传法律法规,让他们成为普法“移动广播站”,在闲聊调解中传递法律知识。如今,村民因不懂法引发的矛盾减少,“有事先找法”渐成共识。
将调解现场变为普法阵地,这种“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共振效应,既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又提升了群众法治素养,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王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