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歙县创新打造“智枢阵”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以“天网”织密高空监控,以“地网”筑牢地面防线,以“人网”激活群防群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根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创新提供“歙县智慧”。
“天网”赋能,智慧防控提效能。规划引领,数字筑基。将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纳入县域“数字政府”发展蓝图,强化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科技织密感知网络。创新引入无人机巡航系统,拓展“巡逻+宣传+护学+巡河”等多元应用场景,构建立体化防控格局。优化全域视频监控布局,在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等方面发挥核心支撑作用,精准助力查处涉毒、盗窃、追逃等多类案件。云端化解矛盾风险。深入践行网上“枫桥经验”,推广运用“解纷码”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指尖”表达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在线受理、高效调处。严格落实7×24小时网络巡查与舆情导控,有效防范化解涉稳风险,网络空间持续清朗。
“地网”织牢,整体联动强根基。节点布防,激活“平安前哨”。创新打造“平安屋”体系,整合警务室、岗亭及彩票、邮政、通信、快递驿站等社会网点资源,配备必要防护装备,将其转化为遍布城区的安全服务点和群防群治力量聚合点,累计为群众提供即时服务与救助100余件次,有效延伸治理触角。网格巡控,筑牢“安全堤坝”。科学划分城区15个巡逻防控网格,在重点区域建立警务站、夜市执勤点,首创“三户联防”等邻里守望机制。推行“双轨巡防”勤务,提效见警源头消纷。推行“定点驻守+动态巡逻”勤务模式,显著提升夜间等重点时段“见警率、管事率”。常态化开展“拉车门、拔钥匙、关门窗”等“扫街”专项行动,现场化解邻里、物业、情感等纠纷于萌芽,源头压降发案。
“人网”聚力,群防群治筑同心。专业力量引领公益。歙县义警(山越救援队)聚焦群众身边安全隐患,累计响应社会求助365次,出勤597人次,行程逾3万公里,用无私奉献守护民生“小平安”。全域动员共建共享。全县28个乡镇全覆盖组建“平安有我”志愿服务队,吸纳300余名骨干成员,“各守一片责任田”。其中,歙县渔梁“争渡”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全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成为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涵养基层善治的生动典范。深耕旅游警务优服务。针对县域旅游特色,科学构建“警随人动、警在景中”的动态布警模式,超前掌握、精准对接监管各类大型文旅活动120余场次,切实提升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对复杂场景适应性和韧性。(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