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化解金融矛盾纠纷,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与当事人合法权益,近年来,天长市以金融纠纷调委会入驻市矛调中心为契机,积极构建联调共治体系,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成效显著。
建强队伍,整合资源,让调解力量“强起来”。推动金融纠纷调委会全面入驻市矛调中心,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筑牢调解工作根基。队伍建设坚持专兼结合,一方面聘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省二级人民调解员、法院退休庭长等组建专职队伍,另一方面吸纳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充实兼职力量,通过专兼职协同凝聚强大调解合力,有效激发工作活力。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让多元化解“活起来”。着力构建衔接联动机制,持续完善调解工作体系。一方面引入律师力量深度参与纠纷化解,另一方面与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法院转办金融类纠纷120件,涉案金额达494万元。在运作机制上,深化“行业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模式,调委会凭借专业优势快速介入纠纷,依据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可直接在诉讼服务工作站申请司法确认,实现纠纷高效化解。
公证赋能,强化保障,让协议履行“托起来”。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天长市推行“公证赋强”“公证提存”协议履行辅助工作,通过强化调解协议法律效力、规范大额款项履行流程,构建更高效、更安全的金融纠纷解决体系。开设矛调中心专项账户,市公证处按照协议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对提存款项进行保管、支付或返还,建立案款流向双重确认机制(矛调指令+公证处审核),通过第三方监管机制有效保证案款安全,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市公证处会对提存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记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为可能出现的后续争议提供清晰依据,进一步筑牢金融交易的安全防线。
全力推动,织密网络,让源头预防“聚起来”。联合金融监管机构、银行、律师事务所,组建“金融+普法”服务团队,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同发力。研究分析金融活动中常见的信贷风险、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针对性制定普法计划,确保普法内容贴合实际。银行同步推送相关法律知识手册及普法活动信息,将金融服务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此外,天长市定期组织“金融普法进企业”“以案释法进网点”等活动,邀请法律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今年来已开展各类普法活动62场次,覆盖企业31家、群众2300余人次,力争从源头减少金融纠纷的发生,让源头预防的合力持续汇聚。(查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