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宽”的“瓷器活”
来源:黄开军 2025-08-07 14:38:24 责编:梅觉明

“魏孟祥,人送绰号‘管得宽’,法律条款记心间,谁家孩儿不养娘,谁家夫妻要闹翻,这些闲事他都管。管得浪子回了头,媳妇给爹把碗端,家家户户都和谐,孟祥的本事不简单!” 他创新探索 “4321” 调解工作法,并于 2014 年成立 “管得宽调解室”。他就是郎溪县郎川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郎川街道派出所义警魏孟祥,人送绰号 “管得宽”。

揽 “瓷器活”,就得有 “金刚钻”。老魏深知,要当好一名人民调解员,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做基础,调解工作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做到合法、合理、公正处理。在工作之余,他通过翻看大量法律书籍、对标调解案例、向身边的调解员请教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业务技能。遇到哪一类型的纠纷,就重点学习钻研涉及哪一方面的法律知识。围绕相关业务知识的掌握与学习,他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逐步巩固提高,并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调解技巧。他创新探索的 “4321” 调解工作法,即 “四勤”(勤走、勤问、勤听、勤记)、“三心”(诚心、细心、耐心)、“二见”(见到陌生人多动嘴问,见到可疑情况多了解)、“一访”(案结事了后必走访)。

义警巡逻,践行 “握手言和”。魏孟祥是个勤快人,他加入了郎川街道派出所义务巡逻队伍,每天行走在大街小巷,用脚步将隐患排查在网格、政策宣传到网格、矛盾解决在网格。他善于寻找问题的 “因”,分析问题的 “果”,查访涉事人员的 “症”,是将 “握手言和” 融入基层调解的生动实践。

“魏书记,我楼上漏水,污水流得我家到处都是,你快来帮我们处理一下吧!” 正在吃饭的魏孟祥接到居民电话后,迅速赶往香格里拉小区。居民魏某发现家中餐厅、卫生间持续漏水,导致墙面涂料脱落、家具受损。魏孟祥从《民法典》中财产损害赔偿相关规定、过错责任认定等法律角度释法析理,结合类案案例分析利弊,阐明若进入诉讼程序可能面临的司法鉴定、费用分摊等诉累,同时从 “远亲不如近邻” 的角度耐心劝导。最终,楼上住户付某愿意赔偿魏某维修费用 4500 元并当即履行,双方握手言和,邻里间的裂痕得以修复。

民情日记,记载 “家长里短”。魏孟祥平时爱写写画画,他把记录民情日记当作每天的 “必修课”,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需要处理的各类矛盾纠纷。一件件看似简单的 “柴米油盐” 事,字里行间却满是对居民的殷殷牵挂。民情日记已然成为 “件件有反馈、事事有落实” 的一个缩影。

走过社区里的一户户人家,普及一条条法律,解决一件件纠纷。“我叫魏孟祥,是郎川街道派出所义警,我的电话号码是 138…… 你们遇到矛盾纠纷或者法律问题打我电话。” 这是郎川街道专职调解员、义警魏孟祥走村串巷时常说的话。他说,社区里的事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案,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烦心事、揪心事,都是天大的事。要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小事,让 “小” 纠纷服务 “大” 民生。

发挥余热,温暖 “万家灯火”。魏孟祥行伍出身,性格朴实真诚。一旦选择坚守,便只顾风雨兼程。他接受郎溪县司法局聘请,担任郎川街道专职调解员。魏孟祥是居民的 “和事佬”、社区的 “活地图”,居民的 “鸡毛蒜皮” 是他始终放不下的惦念。他以真诚和热情一步步走近居民身边,点亮居民心中的 “诗和远方”。

20 多年来,魏孟祥始终立足平凡岗位,坚守调解第一线,把责任扛在肩上、使命记在心间、行动落在脚下,将消除矛盾隐患、维护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他成功调解合同、劳务、物业、邻里、婚姻家庭、侵权赔偿、村务管理、征地拆迁等不同类型矛盾纠纷 1600 余件,调解成功率超 98%,先后荣获宣城市 “法治家庭标兵户”“最受欢迎人民调解员”“优秀人民陪审员”“七五” 普法中期先进个人等称号。(黄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