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街道渡口村: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来源: 2025-08-07 16:08:33 责编: 余红霞

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渡口村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度依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立足本村实际,以创新为驱动,构建“党建引领 + 群众自治 + 多元服务”治理模式,为乡村的稳定发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方议事会

图为召开三方议事会解决辖区内矛盾

“板凳会”上解民忧 矛盾化解在萌芽。“老张家的树遮了老李家的光,两家为这事吵了半个月。”渡口村“村民板凳会”上,网格员江德福将问题摆上桌面。这场由村干部、乡贤、法律顾问共同参与的调解会上,双方从“六尺巷”典故聊到《民法典》相邻权条款,最终达成修剪树枝、补偿采光损失的协议。这样的场景,在渡口村已成为常态。

此外,渡口村创新推行“1+3+N”调解机制:以村党委为核心,整合乡贤、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三支队伍,联动农业、司法、民政等N个部门,通过“板凳会”“田间调解”等形式,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2025年上半年,渡口村累计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矛盾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6%。

上门测量血压

图为志愿者上门为特殊群体测量血压、血糖

“爱满渡”里志愿忙 服务延伸至末梢。“姚阿姨,血压正常,但降压药要按时吃。”在特殊群体姚阿姨家中,志愿者一边记录健康数据,一边叮嘱用药注意事项。这支由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村民组成的“爱满渡”志愿服务队,是渡口村践行“枫桥精神”的另一张名片。

队伍下设理论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8支小分队,年均开展活动120余次。从为高龄老人代办医保卡,到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活动;从调解家庭纠纷到巡查水利设施,志愿者们用“熟人服务熟人”的方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渡口村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参与志愿服务可兑换生活用品,积分还作为评选“星级志愿者”“最美家庭”的重要依据。2025年,村民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同比增长40%,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五进行动”暖民心 需求响应零时差。“以前缴纳公租房房租需要跑 10 多公里,现在工作人员上门收,真是太方便了!”村民卢大爷的感慨,源于渡口村推行的“五进行动”——服务队伍进社区、集市、田间、企业、农院,变“群众找服务”为“服务找群众”。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村里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提供代买药品、跑腿办事等“暖心服务”;结合春耕秋收,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联合企业开设“家门口就业招聘会”,帮助1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2025 年,渡口村积极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精心打造“15 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布局法治广场、文化宣传栏等多样化服务阵地。依托这些阵地,常态化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政策宣传与文化服务真正融入村民生活,触手可及。

渡口村以“枫桥经验”为笔,绘就乡村善治新画卷。从“板凳会”巧解矛盾,到“爱满渡”志愿队暖心服务,再到“五进行动”精准对接需求,多元治理模式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下一步,渡口村将继续深耕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创新,让乡村治理的成果如繁花般绽放,惠及每一位村民。(蒋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