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脆的乒乓声在砀山县“皖美护童 梨都向阳花开杯”赛场上响起,它不再是寻常的竞技之音,而化作了穿越八十载烽烟的集结号。日前,四十余名少年儿童在赛场上以昂扬的姿态,用小小的银球传递着和平年代的奋进精神。
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手打造的这场赛事,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以独特方式续写着新时代“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深情厚谊。
赛前,社工任博杰讲述的抗战故事,将时光拉回那同仇敌忾的峥嵘岁月。无论是正面战场壮怀激烈,还是敌后战场坚韧卓绝,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民族脊梁。“这用鲜血凝铸的真理,穿越时光依然滚烫——唯有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如一人,才能无坚不摧,这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国家繁荣稳定的根本所系!”任博杰的话语如重锤敲击心灵,这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对新时代双拥工作核心价值最深刻的昭示:团结伟力,源于军民鱼水深情;胜利之本,系于军地勠力同心。
赛事特别设置U8、U10、U12三个年龄组别,采用国际通行的淘汰赛制。十余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家长志愿者担任裁判工作,小选手们时而凌厉扣杀,时而巧妙防守,旋转的乒乓球往来穿梭,划出一道道充满活力的轨迹,他们每一次专注的挥拍、每一次奋力的救球,都传递着坚韧与拼搏。场边,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老兵志愿者目光如炬,他们或轻声指导战术,或为精彩回合热烈鼓掌。县双拥服务中心主任朱文君轻抚身边孩子的肩膀,指着球台说:“看,就像当年在战场上,战友们彼此掩护,协同‘作战’,这小小球台,也是团结协作的战场!”军民互动、薪火相传的温馨场景,正是砀山双拥工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写照。
这场赛事,远不止于一场运动竞技。它是砀山县深化双拥内涵、拓展服务路径的创新实践。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同各拥军单位精心组织,链接资源,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充满关爱与力量的精神家园;各单位通力协作,将社会温暖精准送达最需要的群体。以乒乓为媒,家国情怀、革命传统在寓教于乐中浸润童心;以关爱为桥,尊崇军人、优待军属的社会风尚在具体行动中蔚然成风。这场“假期盛宴”,滋养了困境儿童的心灵,更夯实了军民团结的情感基石。(朱文君 张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