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魅力乡镇要闻
示范田平均亩产超700公斤!郎溪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余克俭 2025-08-13 17:21:20 责编:冯长福 许梦源 张文洲

夏秋之交,郎溪县5万余亩再生稻头季迎来收获时节,当地种植户正抢抓农时,加紧收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8月9日下午,该县涛城镇凤河村优质专用粮食精耕细作示范区内,金黄的稻浪一望无际。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沉甸甸的稻穗被卷入机舱,切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在田间几个来回之后,收割机开到田边卸粮,稻谷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装入运输车辆。

“建立精耕细作示范区,目的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力争实现再生稻头季亩产600公斤、再生季亩产400公斤的目标,打造‘一种两收’高产样板。”郎溪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宏兵说。

“今年我种了230亩再生稻头季预计三天内收割完毕,收割之后灌水、施肥,精细化管理,争取在11月中旬收购二季。”涛城镇凤河村种粮大户涂世银告诉记者。

当天,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测产小组在涂世银再生稻种植基地随机选取了5.22亩稻田,进行实割测产,经过脱粒、称重、去杂、除水分等环节,精准测算后,该示范基地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达到715.53公斤。

“在上半年天气不太给力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高产,离不开县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他们经常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我们。”涂世银说。

再生稻是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水稻,头季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能够再收一季。再生季具有生长期短、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经济效益较好。

2025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

在郎溪县建平镇同庆村一处田间,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铺满田野。一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正在收割水稻。

“今年我种了150亩再生稻,今天正式开镰收割,预计两天就能全部收完。”同庆村再生稻种植户付玉凯说,“收完稻子直接装车运往烘干厂,烘干后择机出售。”

来,郎溪县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农事服务中心、粮食精耕细作示范点建设,同时强化政策扶持、示范引领,大力推广“一种两收”水稻种植新模式

“我们依托再生稻生产示范片和大户带动小户等模式,不断扩大再生稻面积,2024年再生稻面积为2.9万亩,今年达到5万余亩。目前,再生稻头季开始收割,根据当前测产情况来看,再生稻头季比去年单产有所提升。”郎溪县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汪浩告诉记者,下一步,郎溪县将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推动再生稻产业提质增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