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有效破解“带封”不动产处置难题,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蚌埠市司法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蚌埠市不动产“带封过户”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不动产“带封过户”新机制。
创新处置模式,解决执行难题。该不动产处置模式指查封债权人、优先债权人与被查封财产所有权人等经公证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经法院批准后,通过“带封过户”方式自行处置不动产。期间,通过公证调解、尽职调查、公证代办、提存监管、买卖公证、委托公证等组合服务,实现资金闭环管理,构建“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控制、余额可核查”的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查封不动产先过户后解封,实现债务清偿和“带封”不动产零风险过户。
明确适用范围,优化工作流程。方案覆盖诉前调解、案件审理、执行调解等阶段,适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自行处置财产的合意且经法院审核同意的情形。首先,由债权人和被执行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委托公证处调解处置并查询不动产查封、抵押情况;再由公证处组织相关方就变卖、收益分配等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并公证;然后,被执行人与购房人签订经公证的买卖合同,授权公证处办理“双预告登记”及过户手续,保障交易安全。购房款存入公证处专用提存账户,法院出具同意过户函。最后,完成登记后按和解协议分配提存账户资金。
强化部门协同,推广创新机制。通过构建“公证+司法+不动产登记”协同联动机制,显著缩短了查封不动产的处置时限,将传统司法处置从调查核实、评估、拍卖、过户通常需要8至10个月压缩至现20个工作日以内,大幅提升了资产处置效率,加速了财产的流转速度,有效盘活了市场资源,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规避了买受人购买风险,还避免了司法拍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腾让难、交付难等问题。此外,相关部门积极借助媒体宣传这一政策带来的红利,大力推广使用新机制,为破解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蚌埠司法)